摘要:烈日高悬,大地干裂,江西洪都的街头一片死寂,偶尔能听到几声有气无力的犬吠。饥民们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在街头徘徊,寻找着能果腹的东西。
第一集:灾荒初现
【时间】 元代某大旱之年,白天
【地点】 江西洪都(今南昌),街头巷尾
【人物】 高监司、饥民甲、饥民乙、商贩、老妇、孩童
【镜头1:街头惨状】
(远景)烈日高悬,大地干裂,江西洪都的街头一片死寂,偶尔能听到几声有气无力的犬吠。饥民们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在街头徘徊,寻找着能果腹的东西。
(近景)饥民甲摇摇晃晃地走着,突然腿一软,摔倒在地。饥民乙连忙上前搀扶。
饥民乙(焦急):“大哥,你咋啦?”
饥民甲(有气无力):“饿……没力气了……”
【镜头2:粮食交易】
(中景)粮铺前,商贩正和几个顾客争吵。
商贩(恶狠狠地):“就这个价,爱买不买!如今粮食短缺,能有得卖就不错了!”
顾客(哀求):“老板,行行好吧,这价钱涨得太离谱了!”
商贩(不耐烦):“少废话,不买就滚!”
(镜头转向一旁,老妇带着年幼的孩童,眼巴巴地看着粮铺。)
老妇(喃喃自语):“老天爷啊,这可怎么活啊……”
孩童(拉着老妇的衣角,哭腔):“奶奶,我饿……”
【镜头3:高监司到访】
(远景)一队人马缓缓进入洪都城,为首的正是高监司。他眉头紧锁,看着街边的惨状,神情凝重。
高监司(对身旁随从):“去打听下具体情况,尽快向我汇报。”
随从(拱手):“是!”
第二集:深入了解
【时间】 当日午后
【地点】 洪都府衙、百姓家中
【人物】 高监司、府衙官员、百姓丙、百姓丁
【镜头1:府衙议事】
(中景)高监司坐在府衙大堂,脸色阴沉,看着下面战战兢兢的官员们。
高监司(严厉):“说说吧,这灾荒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为何百姓生活如此困苦?”
官员甲(低头,支支吾吾):“大人,这……这是天灾,实在是难以预料……”
高监司(拍案而起):“天灾固然是一方面,难道就没有人为因素?我看你们平日里就没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官员们(纷纷跪地):“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高监司(长叹一口气):“罢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们赶紧统计受灾人数,筹备粮食,准备赈济灾民。”
官员们(齐声):“是!”
【镜头2:走访民间】
(中景)高监司带着几个随从走进一户百姓家中。屋内昏暗,家徒四壁,百姓丙和百姓丁坐在地上,一脸疲惫。
高监司(温和):“老乡,你们这日子过得太苦了。跟我说说,灾荒以来,都遇到些什么难处?”
百姓丙(无奈地摇头):“大人呐,粮食贵得离谱,我们根本买不起。能吃的野菜都快被挖光了,现在只能吃些树皮。”
百姓丁(眼眶泛红):“还有那些囤粮的黑心商人,他们故意抬高粮价,我们这些穷人根本活不下去了!”
高监司(握紧拳头):“你们放心,本监司一定不会让这些奸商得逞,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第三集:开仓赈粮
【时间】 次日,白天
【地点】 洪都粮仓、赈济现场
【人物】 高监司、官员、饥民们
【镜头1:筹备赈粮】
(中景)高监司站在粮仓前,指挥着官员们忙碌地搬运粮食,安排赈济事宜。
高监司(大声):“一定要把粮食发放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若有贪污舞弊者,严惩不贷!”
官员(齐声):“是!”
【镜头2:赈济现场】
(远景)长长的队伍排到了粮仓外,饥民们虽然疲惫,但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近景)高监司亲自在现场监督,看着饥民们领到粮食,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饥民戊(激动地跪地):“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高监司(连忙扶起):“快起来,这是本监司应该做的。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你们饿死!”
【镜头3:暗中观察】
(远景)人群中,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悄悄观察着,他们正是与囤粮商人勾结的私牙子。
私牙子甲(低声):“这高监司一来,咱们的财路可就断了,得想个办法。”
私牙子乙(阴狠):“哼,看他能威风到几时,咱们走着瞧!”
第四集:暗流涌动
【时间】 当晚,夜晚
【地点】 私牙子住处、官员甲家中
【人物】 私牙子甲、私牙子乙、官员甲
【镜头1:私牙子密谋】
(中景)昏暗的房间里,私牙子甲和私牙子乙围坐在桌前,桌上摆满了金银财宝。
私牙子甲(咬牙切齿):“不能让高监司坏了咱们的好事,得想个法子把他赶走。”
私牙子乙(眼睛一转):“我听说官员甲和高监司有过节,咱们去找他,让他帮忙。”
私牙子甲(点头):“好主意,走!”
【镜头2:贿赂官员】
(中景)官员甲家中,私牙子甲和私牙子乙带着厚礼找上门来。
私牙子甲(满脸堆笑):“大人,我们兄弟俩今日来,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官员甲(警惕):“什么事?先把东西拿走!”
私牙子乙(连忙说道):“大人,您先别着急拒绝。我们知道您和高监司有些不合,如今他在洪都这么威风,对您可没什么好处。只要您能想办法把他弄走,这些都是您的。”
官员甲(犹豫了一下,看着桌上的财宝,眼神逐渐贪婪):“你们先说说,打算怎么做?”
(私牙子甲和私牙子乙凑到官员甲耳边,低声密谋。官员甲的脸色逐渐阴沉,最后露出一丝冷笑。)
第五集:谣言风波
【时间】 第三天,白天
【地点】 洪都街头
【人物】 饥民们、私牙子甲、官员甲的爪牙
【镜头1:谣言散布】
(中景)洪都街头,私牙子甲和官员甲的爪牙在人群中穿梭,故意大声议论。
私牙子甲(装作惊讶):“你们听说了吗?高监司开仓赈粮是假,其实是想把咱们洪都的粮食都运走,中饱私囊!”
官员甲的爪牙(附和):“就是就是,我还听说他和外面的商人勾结,要发咱们的灾难财呢!”
(周围的饥民们听到这些话,纷纷露出疑惑和不安的神情。)
【镜头2:人心惶惶】
(近景)饥民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的信任逐渐被怀疑取代。
饥民己(担忧):“不会吧,高大人看起来不像那种人啊。”
饥民庚(生气):“哼,谁知道呢!说不定真被咱们撞上贪官了!”
(人群中开始出现一些骚乱,大家都对高监司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第六集:真相大白
【时间】 当日午后
【地点】 府衙大堂、街头
【人物】 高监司、官员甲、私牙子甲、私牙子乙、饥民代表
【镜头1:调查取证】
(中景)高监司得知谣言后,立刻展开调查。他派亲信四处收集证据,终于掌握了官员甲和私牙子勾结的罪证。
(近景)高监司拿着证据,脸色铁青,对身旁的随从说:“走,去府衙大堂,把这些人都给我抓来!”
【镜头2:大堂审案】
(中景)府衙大堂上,官员甲、私牙子甲和私牙子乙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
高监司(怒目而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在灾荒之时,造谣生事,企图破坏赈济!从实招来,还有哪些人参与了此事!”
官员甲(吓得浑身发抖):“大人饶命啊!是我鬼迷心窍,贪图钱财,受了他们的蛊惑。其他人……其他人我真不知道啊!”
私牙子甲(还想狡辩):“大人,我们也是被人指使的,求您网开一面!”
高监司(拍案):“哼,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们休想抵赖!来呀,把他们押下去,听候发落!”
【镜头3:向百姓澄清】
(中景)高监司带着饥民代表来到街头,向大家展示证据,解释事情的真相。
高监司(大声):“乡亲们,我高某对天发誓,绝无贪污舞弊之心!这些奸人妄图破坏赈济,扰乱民心,现已被本监司抓获。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让大家都能度过这场灾荒!”
饥民代表(激动):“高大人,是我们错怪您了!您是青天大老爷,我们相信您!”
(周围的饥民们纷纷欢呼,对高监司的信任又重新建立起来。)
第七集:整顿钞法
【时间】 灾荒缓解后,白天
【地点】 洪都府衙、钱庄
【人物】 高监司、官员、钱庄老板、百姓辛
【镜头1:钞法弊端】
(中景)高监司在府衙中,与官员们商议政务。
高监司(严肃):“灾荒虽已缓解,但还有一件大事需要解决,那就是钞法的弊端。如今市面上假钞横行,奸商们趁机牟取暴利,百姓深受其害。”
官员(点头):“大人所言极是,这钞法确实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高监司(沉思片刻):“你们去调查一下,看看哪些钱庄参与了假钞交易,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镜头2:钱庄调查】
(中景)高监司带着随从来到一家钱庄,钱庄老板看到高监司,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高监司(严厉):“有人举报你这家钱庄参与假钞交易,现在本监司要彻查此事。把账本都给我拿出来!”
钱庄老板(强装镇定):“大人,这……这都是误会,我们钱庄一向奉公守法,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高监司(冷哼一声):“哼,是不是误会,查了便知。给我搜!”
(随从们开始在钱庄里翻找,不一会儿,就搜出了大量假钞和相关账本。)
【镜头3:惩处奸商】
(中景)高监司将参与假钞交易的钱庄老板和相关人员全部抓获,在府衙大堂上进行审判。
高监司(义正言辞):“你们为了一己私利,扰乱金融秩序,害得百姓苦不堪言。如今证据确凿,本监司定要严惩不贷!”
(钱庄老板等人被押入大牢,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拍手称快。)
百姓辛(激动):“高大人真是为民除害啊,这下咱们的日子总算能安稳些了!”
第八集:感恩送别
【时间】 高监司任期结束,白天
【地点】 洪都街头
【人物】 高监司、洪都百姓
【镜头1:百姓感恩】
(远景)洪都街头,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准备送别高监司。他们手中拿着锦旗、鸡蛋、干粮等物品,脸上满是不舍和感激。
(近景)高监司缓缓走来,看到这一幕,眼眶湿润。
高监司(动情):“乡亲们,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能为大家做些实事,是我的荣幸。”
百姓壬(跪地,热泪盈眶):“大人,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呐!要不是您,我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其他百姓(齐声):“大人,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
【镜头2:依依惜别】
(中景)高监司扶起跪地的百姓,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高监司(语重心长):“大家好好生活,我会一直牵挂着你们。以后要是再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要及时上报。”
百姓癸(送上锦旗):“大人,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高监司(接过锦旗,郑重地):“好,我收下了。希望洪都能越来越好,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高监司转身登上马车,缓缓离开洪都。百姓们站在街头,久久不愿离去,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祝福。)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