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救命啊!这真的是胡歌吗?"今天下午两点半,《生命树》剧组官微甩出一组开机照,评论区瞬间炸锅。照片里那个顶着满头银发、眼神坚毅的男人,居然是我们熟悉的"古装男神"胡歌!这波反差谁能顶得住?
"救命啊!这真的是胡歌吗?"今天下午两点半,《生命树》剧组官微甩出一组开机照,评论区瞬间炸锅。照片里那个顶着满头银发、眼神坚毅的男人,居然是我们熟悉的"古装男神"胡歌!这波反差谁能顶得住?
(一)白发胡歌引爆热搜
要说这届网友真是火眼金睛,去年七月就有路人在上海弄堂撞见遛狗的胡歌。当时他戴着黑框眼镜,素面朝天,两鬓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扎眼。有人还感慨"男神终究敌不过岁月",谁能想到这竟是给新剧埋的超级彩蛋!
剧组化妆师偷偷透露,为了这头银发,胡歌在造型室整整泡了八小时。不仅要漂染六遍才能达到雪白效果,还要用特殊发蜡抓出戈壁滩风沙打磨的粗粝感。开机仪式当天,连见惯大场面的李光洁都惊了:"我第一眼愣是没敢认,还以为是哪个老戏骨来客串!"
(二)杨紫的"毁容式"转型
杨紫这边也没闲着,火速甩出一波剧照。嚯!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小雪"吗?高原红的脸颊,干裂的嘴唇,裹着脏兮兮的羊皮袄,活脱脱个牧区姑娘。配文更是戳心:"在石头缝里都能开花的生命树,说的不就是咱们格尔木人?"
据说为了这个角色,小猴紫直接杀到青海牧区住了三个月。每天跟着牧民大嫂挤牦牛奶,手上冻出七八个冻疮。最狠的是有场沙尘暴戏,她坚持不用替身,结果被大风吹出去三米远,膝盖现在还有淤青。
(三)藏在牦牛粪里的商机
别看剧名小清新,故事可是实打实的硬核。白菊这个被收养的汉族丫头,愣是从牦牛粪里嗅出财富密码——别人眼里的脏东西,她偏要搞成有机肥料。最绝的是发明"牦牛肉冷链运输法",让高原美味能直送北上广的火锅店。
原著作者扎西达娃讲过件真事:有老乡死活不肯卖牦牛,觉得杀生造孽。白菊原型人物就教他们把牛毛做成帐篷布料,光是这项每年多赚二十万。现在格尔木的牦牛周边,连钥匙扣都能卖到798艺术区!
(四)李雪导演的"自虐式"拍摄
要说最拼的还得数导演李雪。为还原九十年代的格尔木,他带着美术组翻遍十八个旧货市场,连国营商店的搪瓷脸盆都是真古董。更夸张的是要求所有演员提前半年学藏语,胡歌现在都能用安多方言讲冷笑话了。
剧组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拍外景时,遇上十年不遇的暴风雪。五十号人挤在集装箱改的临时棚里,靠啃压缩饼干撑了三天。制片主任哭着说摄像机都被冻裂了,李雪却乐呵呵拍下冰棱当道具。
(五)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时代印记
眼尖的网友发现,胡歌腰间别的老式收音机,正是1998年青藏铁路开工时的纪念款。杨紫背的帆布书包上,"格尔木完小"的字样依稀可辨,这所真实存在的学校走出过十七位博士。
最催泪的是预告片里一闪而过的转经筒,上面刻着"白葛根"三个字——这正是收养白菊的藏族阿爸。老爷子临终前把转经筒交给养女,筒里塞着张泛黄的纸条:"格桑花开了,小菊该回家啦。"
就在《生命树》开机前三天,青海刚传来大新闻:曾经的盗猎村变成生态旅游网红打卡地,村民们直播卖牦牛绒围巾,去年双十一爆卖五十万条!这活脱脱就是剧中情节的现实版。
有专家算了笔账:青藏高原的生态产业链价值超过三千亿,光是虫草人工培育就养活二十万人。难怪网友都说:"这哪是电视剧,分明是致富经!"
1.胡歌的白发会随剧情渐变,从雪白到灰白再到藏青,暗示角色心路历程
2.杨紫专门考了牦牛人工授精资格证,剧里给母牛接生的镜头全是真操作
3.剧组在拍摄地种了三百棵真实的生命树,每棵树都挂着主创手写祝福
4.主题曲请来藏族歌手阿兰·达瓦卓玛,融合长调与电子乐的全新尝试
5.每集片尾都有真实人物采访,牧民们对着镜头说汉语的样子萌翻全场
当58岁的"胡歌"顶着满头白发,在漫天风沙中种下第一棵梭梭树;当杨紫饰演的白菊握着冻僵的双手,给牦牛幼崽喂下第一口奶——我们看到的何止是电视剧?这分明是每个中国人都在书写的生态史诗。那么问题来了:你准备好跟《生命树》一起,重新认识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了吗?
来源:西里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