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剧中“儿子”徐崴罗:从角色背后看家庭教育的另一面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3 01:53 2

摘要:电视剧《蛮好的人生》自播出以来,引起了不少观众对于“亲子沟通”“单亲成长”以及“情感责任”的思考。其中,由15岁童星徐崴罗饰演的“丁达尔”一角,以其成熟懂事的表现和清晰的是非观,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个角色之所以打动人心,并不仅仅因为剧情设置合理,更因为它触碰

电视剧《蛮好的人生》自播出以来,引起了不少观众对于“亲子沟通”“单亲成长”以及“情感责任”的思考。其中,由15岁童星徐崴罗饰演的“丁达尔”一角,以其成熟懂事的表现和清晰的是非观,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个角色之所以打动人心,并不仅仅因为剧情设置合理,更因为它触碰到了当下家庭结构与亲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徐崴罗饰演的丁达尔,是一名面临家庭变故的少年。父亲丁教授出轨在先,却在离婚后仍旧试图维持表面亲密,甚至在孩子面前与第三者一同露面,而母亲胡曼黎则选择隐忍,用“父亲在单位加班”为理由,试图守护孩子的一份纯粹。这种做法看似逃避,却反映出不少家庭中父母在处理婚姻危机时的现实困境。一方面,他们希望维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区;另一方面,却又难以控制另一方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类似家庭剧中,孩子常常是被动接受者,甚至是情绪的“出气口”。但在《蛮好的人生》中,丁达尔的反应展现出了不同的成长面貌。他对母亲始终尊重、体贴,甚至在得知父母分开后,主动表达理解和支持。这种表现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常见,却不应被简单地归结为“理想化处理”,而是可以作为反观现实教育方式的契机。

家庭变故对孩子的影响固然深远,但孩子的心理应对能力,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处理方式。剧中胡曼黎虽身处婚姻失败的压力之中,却始终保持与孩子的平等对话,避免将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在夏令营经费紧张时,她选择默默变卖个人物品而不向孩子抱怨;在学校组织家庭露营时,她尊重儿子的意愿,让其父亲参与其中,即便这意味着需要主动面对前夫及其新伴侣。这些细节在无声中构建了母子之间的信任感与安全感,也为孩子建立了情绪自我管理的榜样。

剧中另一位引发争议的人物,是邱丽苏。作为破坏他人婚姻的角色,她在剧中的言行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丁达尔,却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侵入性”。她对孩子的“关心”背后隐含着试图占据道德高位的用意,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亦并不少见。事实上,成年人在处理与非亲生子女的关系时,若仅靠物质维系或角色取代,往往适得其反。情感建立需要时间与尊重,而不是通过送礼、讨好换取认同。丁达尔将游戏机扔回的举动,是一次清晰的界限表达,也提醒着观众——孩子远比成人想象中更懂得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伪。

扮演丁达尔的徐崴罗自幼参演影视作品,迄今已有60余部戏剧经历。他的表演自然、克制,能在不造作的表情中传达复杂情绪,正是角色成功的关键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这类角色提供了观察现实的窗口。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将目光投向亲子关系、婚姻裂痕、单亲家庭等议题,这不仅是出于剧情需要,更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情感困境和教育焦虑。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中国单亲家庭数量已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单亲家庭在全部家庭户中占比已超13%。面对这种结构变化,如何通过教育与沟通避免孩子受到负面情绪的波及,是所有家庭需要面对的课题。《蛮好的人生》通过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轨迹,让公众重新审视了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支持,什么是有效的亲子教育,也让更多家长思考自身行为对下一代的深远影响。

影视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丁达尔的故事并不是孤例,也不是理想化的幻想,而是对当下现实的一次温和提醒。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懂事与成长,更是亲情的坚韧与母爱的智慧。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关注,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与孩子对话的新方式,也可以更好理解在变动不居的家庭结构中,什么才是最值得守护的东西。

来源:乖巧溪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