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泰国清迈的稻田边,一位头戴碎花草帽、身着麻布衫的女子赤脚踩着湿润的泥土,手中的水管正哗啦啦地给一头名叫Thung的水牛冲凉。
在泰国清迈的稻田边,一位头戴碎花草帽、身着麻布衫的女子赤脚踩着湿润的泥土,手中的水管正哗啦啦地给一头名叫Thung的水牛冲凉。
阳光透过草帽的缝隙洒在她古铜色的皮肤上,手臂的肌肉线条随着水流起伏若隐若现。她笑得眯起了眼。
若不是眼角的岁月痕迹,谁能想到这是61岁的韦唯?
这位曾用《亚洲雄风》震撼华语乐坛的“歌坛天后”,如今成了清迈山间的“农妇”,却偏偏比年轻时还具少女感。
田园生活竟这么养人吗?
韦唯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先做瑜伽,午后赤脚走十公里山路,傍晚在月光下读哲学书,偶尔还会在泰国西那瓦大学的课堂上教音乐,学生惊叹:“韦教授上课就像开演唱会!”
其实,韦唯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
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她,童年是在广西柳州的山村度过的。
村头的大喇叭一放民歌,插秧的小姑娘就跟着哼,泥巴裹腿也不耽误她唱《智取威虎山》:
六岁学唱戏,十四岁进文工团,这丫头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嗓门是要“震天响”的。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6年。
这一年,23岁的韦唯站在青歌赛舞台上,一曲《恋寻》唱得评委直拍大腿。
尽管只拿了通俗组亚军,但那沙哑中带着金属质感的声音,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像被砂纸打磨过的钻石”般的歌手。
三年后,她穿着红裙登上春晚,《爱的奉献》一开口,连胡同口修自行车的大爷都跟着抹眼泪:“这闺女唱得人心窝子发烫!”
真正的巅峰在1990年到来。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她和刘欢的《亚洲雄风》吼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美国电视台为她拍纪录片《韦唯的中国》,日本NHK邀请她参加“亚洲超级演唱会”,瑞典国王听她唱完直接起立鼓掌。
那时候的韦唯,是扎着高马尾、穿着亮片演出服的国际范儿“大女主”,连口红都要涂最正的大红色。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女人,会突然为爱情“踩了急刹车”。
1992年,她在北京接待瑞典音乐家访问团时,被大她25岁的钢琴家迈克尔·史密斯的儒雅风度击中。
对方写的情书像雪片般飞来:“你是我见过最耀眼的东方珍珠。”
家人劝她“洋女婿不靠谱”,朋友提醒“这岁数都能当你爹了”,但29岁的韦唯铁了心:“爱情来了,管它三七二十一!”
婚后移居瑞典的日子,起初像童话。迈克尔教她弹肖邦,她给三个混血儿子唱中文摇篮曲。
可甜蜜滤镜很快碎裂:丈夫酗酒后抡起的拳头,演出晚归时冰冷的盘问,还有那句“你不过是我的附属品”。
最绝望时,她抱着小儿子躲在厕所里,听着门外砸门声,哼着《爱的奉献》给自己壮胆。
2004年,韦唯带着满身伤痕和三个儿子逃回中国。
离婚官司打了三年,前夫扬言“要让你身败名裂”,她却在北京胡同里重新扎了根。
为了养活孩子,她一年接150场商演,嗓子哑了打封闭针,脊柱疼到直不起腰就吃止痛药。
2013年在《我是歌手》彩排时突然失声,医生警告:“再唱下去可能要失聪。”
2015年的某个清晨,韦唯在泰国苏梅岛的山顶醒来。这里没有闪光灯和掌声,只有猴子在窗外啃椰子。
过去十年高强度演出让她的脊柱严重劳损,医生说她“再不好好治疗可能瘫痪”。
治疗师教她用冥想让身体放松,儿子们给她录《与狼共奔的女人》有声书。
当山间的晨雾漫过木屋时,她突然发现:原来不唱歌的日子,也能听见心跳的声音。
命运似乎偏要考验她的韧性。
2018年刚康复准备复出,一场刹车失灵的车祸又把她摔回病床。
脊柱断得只剩皮肉相连,德国医生看着X光片直摇头:“能站起来就是奇迹。”
这个曾经在舞台上昂着头的女人,硬是咬着毛巾挺过了三年康复训练。
当她颤巍巍迈出第一步时,三个儿子哭成了泪人:“妈,您比水牛还倔!”
如今的韦唯,把“倔”劲儿全用在了清迈的农场上。租下五亩地种水稻,专门养了头爱滚泥塘的水牛Thung。
插秧时晒得黝黑发亮,给牛洗澡被溅得满身泥点子,她却乐呵呵发朋友圈:“今天Thung赏脸让我搓背了!”
有粉丝心疼:“天后怎么活成这样了?”她回得洒脱:“当年穿高跟鞋踩舞台,现在光脚踩土地,哪个更踏实?”
农闲时她玩扎染,把蓝靛布料晾在竹竿上,哼着《亚洲雄风》满院子转悠;去大学教课,直接把讲台当舞台,唱到兴起盘腿坐桌子上。
三个儿子常来农场帮忙,大儿子韦紫明创业搞环保科技,二儿子韦紫瑞成了泰国模特圈的“亚洲面孔”,小儿子韦紫湦带着女友来见家长时,她端出自种的火龙果:“管他混血不混血,进了我的稻田都得喊饿!”
夕阳西下,韦唯摘下草帽擦了把汗,裤腿上的泥巴还没干透。
远处民宿飘来《亚洲雄风》的旋律,她跟着哼了两句,突然噗嗤笑出声:
当年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哪想过有一天会在泰国山沟里,对着水牛唱这歌?
或许这就是生活最妙的安排:前半生把苦难酿成歌,后半生把歌声种进土里。
61岁的韦唯站在清迈的晚风里,笑得比田埂上的野花还灿烂。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