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日,著名演员马丽继续为宣传电影《水饺皇后》跑路演。在与长沙站的观众互动时,马丽突然情绪崩溃,流着泪讲述了自己和老公、沈腾与太太这两家人所遭受的长达10年的网暴,以至于她和沈腾都不敢与各自的家人公开出去玩。
5月3日,著名演员马丽继续为宣传电影《水饺皇后》跑路演。在与长沙站的观众互动时,马丽突然情绪崩溃,流着泪讲述了自己和老公、沈腾与太太这两家人所遭受的长达10年的网暴,以至于她和沈腾都不敢与各自的家人公开出去玩。
(5月4日极目新闻)
发来人身攻击私信、家庭住址信息泄露、家人照片被恶意传播……这场始于《夏洛特烦恼》的集体狂欢,最终演变成玛丽和沈腾两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的精神重负。对明星的爱不该变成没有底线的“错爱”,而明星也不该对粉丝的骚扰无底线的“溺爱”。
影视明星私生活遭遇侵扰的比例一直在攀升。当马丽恳请粉丝远离家人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现实:公众人物的私人领域正在急速被吞噬。马丽说,这些年从《夏洛特烦恼》开始,有很多“特殊的一些人群”,会伤害到沈腾的家人和她的家人:我们甚至都不可以和家人公开地一起出去游玩。我们也是正常的夫妻,我们不可以公开露面,因为会遭到谩骂。马丽恳请大家:“喜欢我们的作品就好,不要去干涉我们的生活。”
这场边界失守的危机存在三重结构性矛盾:其一,“作品消费”与“人格占有”的认知错位,粉丝认为“我都如此爱你了,你怎么可以不是我不喜欢的样子”;其二,明星信息泄露成为灰色产业,甚至是连明星的家人都不放过;其三,当马丽坦言“十年不敢全家出游”时,折射的正是整个行业系统性防护机制的缺失。
粉丝对明星的喜爱,本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够为明星带来动力和鼓励。然而,这种喜爱一旦越过了界限,演变成网暴,就会给明星及其家人带来难以承受的伤害。那些“特殊的人群”,或许最初也是怀着对明星作品的热爱,但在表达喜爱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理智,这种“糊涂的爱”就成了难以承受的“无情伤害”。
再好的“铁粉”也不能变成“刺球”。真正的粉丝应该站在明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空间,而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们,甚至是“改造他们”,让他们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明星粉丝要守住“不打扰的界限”:在法律层面,法院判决的“明星行程信息买卖案”开创了追责典范,凡是违法的都应该治理,而且是需要毫不留情;在平台方面,某平台推出的“通过系统拦截私信攻击行为”值得所有平台借鉴;在粉丝社群内部,某明星后援会倡导的“5米礼貌距离公约”也值得学习。当技术手段、制度约束与社群自治形成合力时,完全能够划定“合理的情感边界”。
粉丝经济时代,我们需要将“不打扰”上升为行业伦理准则。马丽崩溃哭诉被网暴,警示明星粉丝要守住“情感安全距离”。而对于明星本人而言,也要有底线思维,不可对粉丝“溺爱”,甚至一忍就是10多年。
来源:评底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