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网红圈还在为“流量变现”争破头时,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用一把颠勺、一部手机,交出了另一种人生答卷。谁能想到,当年在湛江后厨挥汗的厨师,如今能站在直播间里,把菠萝蜜、荔枝、土豆萝卜卖成“网红单品”,甚至带着近179万件农产品“杀”进城市餐桌?
当网红圈还在为“流量变现”争破头时,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用一把颠勺、一部手机,交出了另一种人生答卷。谁能想到,当年在湛江后厨挥汗的厨师,如今能站在直播间里,把菠萝蜜、荔枝、土豆萝卜卖成“网红单品”,甚至带着近179万件农产品“杀”进城市餐桌?
一、流量浪潮里的“逆行者”
两年前,当某公司捧着2亿签约金找上门时,全进华家刚盖新房,父亲的果园还背着贷款。这笔钱,足够让他瞬间跻身“顶流亲属”行列,随便露个面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偏不——“接了钱就得按剧本走,还咋蹲地头跟老乡砍价?”这话听起来憨,却戳中了流量时代的痛点:当太多人在镜头前表演“助农”时,全进华选择把直播间搬进果园、菜地,对着镜头啃一口刚摘的荔枝,跟老乡为了一毛钱斤两掰扯半天。这种“不精致”的真实感,反而成了最稀缺的流量密码。
二、助农不是喊口号,是跑断腿的实在
从广东到新疆,从四川到东北,全进华带着团队跑了716户老乡家。他的直播间没有华丽布景,只有泥土地、竹筐和汗流浃背的老乡。有人笑他“放着捷径不走”,但他知道,300万斤滞销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时,老乡眼里的光比任何数据都珍贵。当别的主播在计算“坑位费”时,他在研究怎么让荔枝48小时锁鲜,怎么让偏远山区的物流成本再降10%。这种“笨拙”的坚持,让东北大姐连买三箱荔枝,直呼“比超市甜”——甜的不是果子,是这份把老乡利益置顶的真心。
三、比流量更值钱的,是把路走宽的勇气
有人说全进华“傻”,但他的“傻”里藏着大智慧:拒绝资本捆绑,才能守住助农的初心;跑遍山川地头,才能摸清农产品的“脾气”;带着年轻人回乡创业,才能让乡村振兴有了持续动力。当流量泡沫退去,真正能留下来的,从来不是靠噱头炒作的“网红”,而是像全进华这样,用脚丈量土地、用嘴吆喝真诚的“实干家”。
你觉得,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全进华的选择是“吃亏”还是“明智”?欢迎聊聊你身边那些“不追流量追良心”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看到,成功从来不止一种模样。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