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4+4董小姐,又想成为董小姐,才是最可怕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4 03:44 6

摘要:看到文章标题,我们心里首先闪现出的是: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这种否认三连,我们内心表达的其实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字面上的意思;另一个是我们的道德观念里固有的好恶意识让我们在主观选择上会本能地排斥做坏事。

看到文章标题,我们心里首先闪现出的是: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这种否认三连,我们内心表达的其实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字面上的意思;另一个是我们的道德观念里固有的好恶意识让我们在主观选择上会本能地排斥做坏事。

也就是说,不管是潜意识还是主观意愿,没有人想主动去做一个坏蛋。

比如:以暴力方式砍人起家的黑帮老大绝对不会教育自己的子女像他一样从小打架斗殴,靠这个立棍,以后也做大哥。奸商也不会以自己坑蒙拐骗的发家经历当成培养孩子的教材。更不会有哪个风尘女子会让自己的骨肉走自己的老路去挣大钱。

在不同种族的文化传统或宗教信仰中,教人向善也一定是其基本理念,如果不是这样,这个种族就只能很快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既然这样,关于好恶之间的博弈早就不应该存在,因为人人都想做个好人,恶人应该没有生存空间才对。但社会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电影《闻香识女人》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他妈苦了。”

做个好人,做正确的事儿为什么就太苦了?

就这么说吧,无论是做好人还是做正确的事儿,不但需要遵循的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还要循规蹈矩在社会规则范围内去做。或者换一种说法,那就是要求你不但要有私德,还要遵守公德。

也就是说,你在具备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善这种私德的同时,还要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尽到对群体的义务。这就要求你要克制欲望,抵制诱惑。但是人类本能的互害模式与竞争关系又决定了你要想做一个好人,做点儿好事,成为成功人士,会付出很高的代价,承受极大的痛苦。

2016年,日本有一部电视剧《火花》,讲的是几个失败者的故事。这部剧的整体脉络是努力、拼搏、坚持、放弃,通过这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真正脱颖而出的人才背后,是默默消失的无数人。这些人可能因为天分、可能因为运气,可能因为不迎合这个时代的大众,也可能因为……总之他们像火花一样,亮了那么一下就没了,仿佛就从来没有来过。

这部剧当年之所以很火,因为它实际上提出的是一个问题:“对于想做的事,你拼尽全力去努力却仍然要面对失败,你会怎么办”?

假设有一条捷径,通向成功的捷径,像4+4董小姐走的那种捷径。不用努力拼搏,不必坚持不懈,甚至自己都不需要走,而是被抬过去。没有失败的痛苦,放弃的无奈,你会怎么做?

先不要急着给答案,因为这种问题只有标准答案,没有正确答案。现实意义上的正确答案只会跟着整体的社会价值观走。再具体点说,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就是什么。

如果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你对社会的具体贡献,董小姐的这个捷径你就不能走,走这种捷径就是错的,一旦走了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

但是成功的标准要是以官职或职称高低、拥有多少财富来衡量,董小姐走的这个捷径就是正确的,会有很多人想沿着她的捷径走。

至于董小姐为什么会被骂,几乎所有人都在骂,那是因为她把本不应该暴露的捷径给暴露了。正在艰苦跋涉走对的那条路的人有骂她的权利,这叫伸张正义。至于走捷径或者准备走捷径的那帮人骂她,则是由于她出的这件破事儿,捷径暴露了。这就无异于上房撤梯子,不把她当蠢货骂个狗血淋头,走捷径攒下的力气真没地方发泄。

但是骂董小姐如果最终只是个情绪发泄,而没有让董小姐社会性死亡,董小姐有的是树洞可躲,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要真正让董小姐社死,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标准就得改,改成以具体社会贡献为个人的成功标准,只有这样,董小姐才会死透,才不会有人前赴后继地想成为董小姐,钻她钻过的捷径。

来源:点下一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