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终于可以做个好梦了,希望我的妈妈、妻子能来梦里,看看我,抱抱我。”
2009年3月,电影《袁隆平》上映。
然而,也就在这年这月,他的妻子佟欣永远的离开了他。
当年8月,果靖霖凭此剧拿到了华表奖影帝。
站在领奖台上,这个硬汉哽咽了。他的获奖感言,感人至深。
“我终于可以做个好梦了,希望我的妈妈、妻子能来梦里,看看我,抱抱我。”
此时此刻,他还记得去年冬天,病床上妻子佟欣最后的样子。
有些痛,演不出来,只能是真的。
1970年,果靖霖出生在北京一条胡同。
父亲是京剧武生,家里总飘着胡琴声。
那时的他,或许还不懂什么是艺术。
但父亲的京剧唱腔、邻里间的文艺氛围,在他心中埋下了根。
和他一起在这条胡同里长大的,还有隔壁名叫佟欣的女孩。
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度过了无忧的童年时光。
命运的第一次重击,来得猝不及防。
他13岁那年,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
妹妹查出智力障碍,父亲一夜间白了头。
对这个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时的果靖霖,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是放弃学业回家照顾家人,还是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
佟欣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给了他坚定的支持。
她每天放学先来果家,帮他妹妹梳头、喂饭。
佟欣把攒的零花钱塞给他,“给阿姨买束白菊花吧,她喜欢。”
她还鼓励他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追逐自己的梦想。
1994年,果靖霖考上戏,佟欣考上财大。
异地恋四年,全凭一摞摞手写信撑着。
毕业后,果靖霖选择了北漂。
那时的他,住地下室、捡菜叶,生活过得异常潦倒。
有次交不起房租,两人连吃三天清水挂面。
但佟欣从没有过一丝怨言。
佟欣把实习工资全给他,“你去见组,穿体面点。”
自己呢?在单位食堂专挑最便宜的土豆丝,同事笑她“当代葛朗台”。
那些年,果靖霖虽然事业没有大红大紫,但有了佟欣的陪伴,他的心中满是温暖。
转机出现在2008年,同时危机也出现了,让果靖霖惊喜交加。
《袁隆平》剧组找上门时,佟欣刚确诊乳腺癌。
佟欣坚持果靖霖接拍电影《袁隆平》。
她硬把他推出门,“你必须去!演不好袁老我可不饶你。”
在她的支持下,果靖霖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
电影杀青那天,佟欣已经瘦得脱相。
医生给出残酷选择:立刻化疗,或保胎儿冒险分娩。
但果靖霖坚持立刻化疗,可佟欣却坚持“我要孩子。”
在她看来,这是留给果靖霖的最后一份礼物,也是他们爱情的延续。
孕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脏。
她疼到咬破嘴唇,却求护士,“别用止痛药,伤孩子。”
然而,佟欣没那么幸运,孩子在她的腹中停止心跳。
2009年3月24日,佟欣在果靖霖怀里没了呼吸。
临终前,她摸了摸他的脸:“……好好演戏。”
这句话,成了果靖霖一生中最沉重的承诺。
在佟欣的葬礼上,果靖霖哭到需要人搀扶。
他当着众人的面,立下了震撼人心的誓言:“此生不再娶。”
那一刻,他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也卸下了所有的负担。
他知道,从此以后,带着对佟欣的思念和爱,继续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对着媒体镜头,果靖霖说了句后来被反复引用的话:
“我果靖霖此生,妻子只有佟欣一人。”
然而,果靖霖的深情故事,并非没有争议。
2014年,他和女演员姚晨合作话剧时,被传出了绯闻。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质疑他的“痴情”人设,是否崩塌。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果靖霖始终保持沉默。
他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他的心,早已交给了永远离开他的爱人佟欣。
他只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用最好的表演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那些年,果靖霖出演的每一部作品,都仿佛是和佟欣的对话。
他耗时6年,创作了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
剧中角色“老二”对亡妻的独白,被观众解读为,他对佟欣的私密告白。
那些台词,仿佛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让人动容。
《生逢灿烂的日子》里,他给角色加了一段戏。
深夜,男人对着亡妻照片倒酒,突然抬手碰了碰相框,像在碰谁的额头。
“那是佟欣的习惯。”后来他在采访中解释。
“她总说我熬夜写剧本时,该这么叫我休息。”
电影《狗十三》中,果靖霖饰演的父亲角色。
更是被观众解读为,他对未出世孩子的愧疚和思念。
那种压抑的深情,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观众们说,果靖霖的演技里,总是藏着一种说不出的痛。
那是他对佟欣和那个未出世孩子的深深怀念。
如今,55岁的果靖霖依然独居在北京。
他的家中,保留着佟欣的旧物。
那些熟悉的物品,仿佛是她从未离开过的证明。
偶尔在采访中提及佟欣时,他的眼中总会闪过一丝温柔和思念。
他说:“她一直在我戏里。”
这句话,简单却深情,是他对佟欣的深深眷恋。
观众问“值得吗”?果靖霖总是淡淡一笑。
“有些人,一辈子一个就够了。”
在他心中,佟欣永远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存在,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最伟大的表演,是活成了自己的剧本。”
果靖霖用16年的时间证明,有些誓言,比奥斯卡更不朽。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