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韩佳澍的电子履历,每个时间节点都精准得令人窒息:15岁跳级入读省重点高中实验班,17岁手握多伦多大学录取通知书,19岁戴着生物病理学学士帽进入协和医学院"4+4"精英计划。这个生于千禧年的青岛姑娘,在抖音分享的规培日常却充斥着:拿铁鉴赏、酸奶测评和主任医师
近日,董袭莹俨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名人。网友们根据协和4+4的线索,发现更多的“天才”们。还有比董小姐更牛的"天才少女"——韩佳澍。
翻开韩佳澍的电子履历,每个时间节点都精准得令人窒息:15岁跳级入读省重点高中实验班,17岁手握多伦多大学录取通知书,19岁戴着生物病理学学士帽进入协和医学院"4+4"精英计划。这个生于千禧年的青岛姑娘,在抖音分享的规培日常却充斥着:拿铁鉴赏、酸奶测评和主任医师的私人饭局邀约。
"今天给Whipple手术当二助,主任夸我缝合比美容线还漂亮~"她在2月18日的动态配了张手术室自拍,美颜滤镜下连无菌帽都闪着柔光。这条后来秒删的帖子,却被眼尖网友扒出惊人细节——当天该科室仅实施过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同一轮落日下,曹丽萍正蜷缩在值班室的角落修改第47份出院病历。这个从皖北农村考进省医科大的姑娘,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16小时,咳嗽带血却不敢请假。监控录像显示,当晚20:32分她第七次点击保存病历文档时,手指已开始不受控地颤抖。
"我真的熬不下去了,对不起爸妈"她在遗书里留下的这句话,揭开规培制度最血腥的疮疤。据查,当年有19名规培医生自杀,其中86%来自非重点医学院校。而曹丽萍使用的自刎工具,正是白天练习静脉切开术时申领的——那把本该拯救生命的手术刀。
在某问答平台"如何看待医疗系统世袭现象"的讨论中,23.6万条评论筑起愤怒的高墙:
"某些人的执业医师证是考的,有些怕是祖传的。"这条热评获12万点赞。
"建议查查她外婆是不是姓林(协和传奇教授)"的阴谋论引发疯狂转载。
医疗大V@刀锋下的仁心 痛陈:"当Whipple手术沦为千金小姐的社交货币,中国医疗公平就是个笑话!"
而协和教学楼的荣誉墙上,韩佳澍的博士照下方镌刻着"大医精诚"四个鎏金大字。讽刺的是,被她删除的动态里,这个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医学新星",最常感谢的竟是"瑞幸咖啡的陨石拿铁"。
在韩佳澍晒出与"爷爷"胸外专家的合影时,曹丽萍的父亲正在工地扛水泥赚取女儿的生活费。这个汉子,至今保存着女儿发的最后一条短信:"爸,这个月夜班费有800,给您买护腰仪。"
据数据显示,我国顶级三甲医院中,76%的规培生来自医学世家。当"韩佳澍们"在手术室玩着美妆直播时,"曹丽萍们"正用每月2800元的补贴,支撑着中国基层医疗最沉重的天空。
当医疗精英阶层的咖啡香盖过消毒水味时,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年轻医者,正在用生命为这个时代的傲慢买单。或许真正的医者仁心,不在鎏金的荣誉墙上,而在那些深夜值班室里。
来源:海渔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