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僮锦》,对于单纯的美好,我们已然没有慢下来欣赏的心力了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3 12:18 2

摘要:《一幅僮锦》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比《大闹天宫》早两年问世。它也是第一次尝试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改编——是壮族传说中最出名的一个。

《一幅僮锦》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比《大闹天宫》早两年问世。它也是第一次尝试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改编——是壮族传说中最出名的一个。

我第一次认识了“僮”这个字,应该念"一幅僮(壮)锦"。

之所以记忆中是《一幅壮锦》,是因为我了解这个传说,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这篇课文!

那是1980年版,小学课本上收录的文章,全文将近4000字——纵观整个80年代,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论篇幅字数,无一能出其右。它,就是《一幅壮锦》。

那是个有趣而可爱的故事,小时候读来就觉得亲切,

进入九十年代后,各版本教材未再收录这篇文章,使得其成为了70后和80后的独有回忆。

没想到居然还有动画——迪士尼的画风,想象力与温馨兼具,竟然还是1959年的作品。

剧情比较简单——很久以前,山麓中的壮族妈妈妲布,和她的三个儿子,靠着织锦和砍柴,每天过着朴素的生活,每天也都充满着勤劳和希望。

开头的老妈妈——其实并不老,就走进了带有纹理的"锦"的风景里,开篇点题。这个手艺很好的人,全家就靠她一双手为生。

妲布能织一手漂亮的好锦,我觉得这很关键——这就叫,妈妈有能力创造财富,儿子才有可能最终娶上白富美。

电影类似于彩色水墨画,色调漂亮并注重细节:有着光晕的月亮,富有动感的磅礴大雨,苍翠而清幽的山峦起伏……画风着实很魅力,背景的山水很美。

天气转换时的色彩变化很好看!画面细腻瑰丽,很有少数民族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尤其徐缓抒情的节奏,很难想象是五十年代。

影片里有大段壮族人民生活的场景,中间插的都是本地山歌,劳动人民的智慧都体现出来了,很有民间故事的味道。

这就是吸引妲布的那张画:理想生活,桃花源记。它证明妲布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浑浑噩噩的人是不会被这样一张画吸引的。

妲布立刻把它买回家——买回家还不行,还要把它织出来,并且立刻就要开始工作。

影片的重心就转移到三个儿子身上。

三个儿子中,老三最懂事、孝顺,支持妈织大锦,甘愿多砍柴补贴家用——不仅有孝心,还很勤劳。这样的的孩子,不仅父母喜欢,更能得到别人的欣赏。

妲布开始了织锦,绘于丝绢上的工笔重彩背景是最大的亮点,僮锦甚至细节到纹理,连织锦手法画得都很写实,做得很精细,这样好的动画片真应该修复一下。

印象很深的是妲布妈妈对织出那幅锦的执念!很了不起!

著名美术家张光宇先生评价:“《一幅僮锦》里的妈妈的形象是和蔼而慈祥的,富有幻想的成分,而且作者还赋予人物以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的感情……

花开花落,母亲白了头,面容苍老,也伤害了眼睛——但是妲布继续投入心血和毅力,夜以继日地织着……

这才是故事的关键,后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儿子身上,其实母亲才是戏眼。

一个传统的故事,却塑造了一个蛮少见的母亲角色——她花三年时间来做一件自己喜欢但没有经济回报的事,让儿子们付出更多劳动来支撑她的理想。

这个追梦色彩超过了母职色彩的人设,竟然出现在几十年前母亲的精神追求!令人感慨。

妲布终于在三年后完成了这块壮锦。当锦缎展开时,家人们都为之惊叹——真是美丽而珍贵的一件作品!

突然壮锦被一阵大风刮走了。

看到此处,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仙女们太过自私——直接拿走人家老妈妈花了三年时间织好的锦缎,还没有经过人家同意,这是人干的事?

大概这就是意有所指吧——表面光鲜美丽,实际为了自己的喜好随意掠夺老百姓的东西,不顾别人死活,真太过分了。

神仙也有没素质的,劳动人民的血汗成果被占尽,肯定没学过"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壮锦丢了就要找回来。

这就到了见证儿子本领的时刻。

一般这种故事,有几个废材,就一定会有一个正直、孝顺,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人才,老大老二是废柴的话,老幺一定是智勇双全。

果不其然,老大老二都没回来。只有老三,经历千难万险,成功取得宝锦还——他不是个一般的儿子,更不是只会砍柴,他执着、坚持,不放弃,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风云变幻与雷电交作的震惊场面,依靠色调的变换有方,颇能符合剧情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替母找回僮锦的道路是艰险的,老三便是那胆壮智勇汉。

课本上说的是石马,不是老虎——老三骑虎过险境的过程不简单,比课文中写得还要惊险刺激。

老三找到太阳宫的时候,抢走壮锦的仙女们正在忙活。

原来在老百姓的想象里,天上仙女也要亲手劳动。

这位仙女把自己绣在壮锦上,是个美妙的镜头。

老三终于把壮锦拿回来了。

母子相拥而泣。

小时候学课文的时候,看到这里只顾着替妲布高兴,如今,忍不住抱怨仙女:让人家去找回自己的东西,还设置些个困难关卡,要不是有个完全孝顺勇敢大胆的三儿子,这妈妈怕是要早早抑郁而终了……

——讲道理,这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故事。是人家的,就得还给人家。

壮锦展开,瞬间变了山河。

最后由平面变为立体现实的画面非常有想象力!

影片处处都有的细节,能感受到制作组的用心。

——制作组在广西生活期间,收集了大量壮族建筑及服饰的素材与壮族音乐,使影片在美术风格方面具有浓郁的壮族风格,体现出了极具民族风格的浪漫气息。

仙女也来到人间!

汉族和壮族的七仙女都喜欢下凡——这想象太美了,很中国!

不用说,她会留下来——当然是为了三儿子。

这个儿子看似普通,但在完成一个所有人都不敢尝试的壮举之后,心上人立马就有了。

这剧情和《金色的海螺》异曲同工,都是勇敢能干的小伙,历尽艰辛得到了好生活与美人心。

电影结尾与课文剧情有些不同:老大老二并没有象课文中所说的那样没脸回村,而是改为了一家人再次见面的大团圆结局。

这个改动感觉不如课文有深度——弱化了原有故事的尖锐。

但是结局这么一改,万家灯火闪烁,倒是别具一番温馨。

那时候的题材都是演的民间百姓故事,瞬间置身于某个童年的午后……

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多姿多彩的农村,那里是我们所有人的根,应当深入百姓取材,能从中学到简单纯粹的价值观,所以值得重温。

真是内外都精致的艺术的国产动画的佳作啊,《一幅僮锦》!

一个你很难概括出核心思想的作品——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勤劳和勇敢去争取。

来源:在影视的边缘行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