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也不禁让人们疑惑,在年龄大好的时光,她们为什么没有步入婚姻殿堂?是眼光太高还是本身就不想结婚?
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在人们看来,能进入央视的女主持人,必定是颜值和能力双出众。
这也意味着,像她们这么优秀的人,未来不仅会在事业上非常顺利,在感情方面也不会遇到什么坎坷。
可没想到,央视有3位女主持人,私生活非常干净,至今却还处于单身的状态。
而且这三位女主持人,如今都年近50岁,从年龄上来看,她们今后结婚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也不禁让人们疑惑,在年龄大好的时光,她们为什么没有步入婚姻殿堂?是眼光太高还是本身就不想结婚?
提起欧阳夏丹,人们不自觉地便竖起大拇指,如果说很多主持人能进入央视,凭能力的同时,背景也是他们的加分项。
但欧阳夏丹能进入央视,全凭自己的努力,她不仅出生于非常一般的家庭,而且父亲在她高考前夕,身患癌症去世。
父亲的去世,除了带给一家人感情上的创伤外,家中的经济也因此变得格外拮据。
可以说,从小到大,欧阳夏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课业之余还经常兼职来补贴家用。
在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时刻,父亲去世,欧阳夏丹也没有就此颓废,化伤心为力量,一举成为桂林市状元,并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毕业后,欧阳夏丹最初在上海电视台工作,《上海早晨》、《新闻夜线》这两档节目就是她主持的。
飒爽的形象、稳重却又吸引人的主持能力,使其被央视看中。
2003年开始,欧阳夏丹就成为央视的一名女主持人,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到“央视一姐”,她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在央视期间,欧阳夏丹主持的很多节目,比如《经济半小时》、《梦想改造家》、《全景奥运》等,都深受观众喜爱。
而且,欧阳夏丹还有着多次主持春晚的经历,在央视的20多年来,她始终以事业为重,即便身边有着这么多的男性,也没想着要发展一下,私生活一直非常干净。
可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再加上自父亲去世以来,欧阳夏丹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想尽自己全力做到最好,成为父母的骄傲。
2023年,在央视奋斗了多年后,她离开了这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带着母亲一起,享受当下的生活。
在欧阳夏丹离开央视时,网上传出欧阳夏丹离婚的流言,还有人说她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对此,她还特意回应都不是真的。
对于自己以后会不会结婚,欧阳夏丹也不确定,至今未婚,很可能是因为她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要说《新闻联播》的老面孔,除了康辉外,观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梓萌。
和其他主持人不一样的是,李梓萌刚进入央视,起点就非常高,是《国际时讯》的首位主持人,但当上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她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据说在《国际时讯》这个节目刚开辟时,前来应聘的主持人有很多,不过在经过笔试、面试和复试的严厉考核后,李梓萌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央视,并成为该节目的主持人。
其实在主持这个节目之前,李梓萌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就在央视实习,本身她的成绩就比较优秀,在央视实习期间,遇到问题,还会虚心向前辈们请教。
久而久之,李梓萌的主持风格越来越成熟,就连很多前辈都对她赞不绝口。
毕业后,李梓萌通过考核,顺利成章进入央视,主持的节目也一个比一个有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新闻联播》。
不过在主持《新闻联播》时,李梓萌还发生了两个小插曲,因为长的比较年轻,所以为了主持节目,家人还特意为她准备了一个头套。
从《新闻联播》和其它节目对比来看,李梓萌的妆造可谓是天差地别。
再者,由于李梓萌在主持《新闻联播》时,有头向右倾的习惯,所以很多观众说她“不协调”,不过在央视举办的投票活动下,她领先于其她女主持人,留在了节目中。
按道理来讲,李梓萌毕业于清华大学,还是央视头牌主持人,追求者应该有很多,但她却至今未婚。
在李梓萌被问及是不是因为眼光太高的时候,她回答道:“两人的感觉很重要,价值观等,不要差距太大,我是要过日子的人。”
看来李梓萌对人生的另一半依旧有期待,希望她在未来能找到和自己携手走一生的人。
还有一位央视美女主持人,柴璐,如今已经48岁的她还是单身状态。
她和欧阳夏丹一样,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由于小时候学了很长时间的舞蹈,所以亲朋好友都以为柴璐将来会走舞蹈这条路。
但似乎是因为小时候因为被热水烫伤了胳膊,留下一个疤痕后,没能成为舞蹈演员。
不过,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走舞蹈演员这条路无果后,柴璐又在老师的开解下,选择成为一名央视主持人。
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大学时,柴璐就在央视担任《中国报道》的实习记者,毕业后,也成功进入央视。
在主持《海峡两岸》等节目时,柴璐还在清华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周围人眼中,她可以说是“拼命三娘”的存在。
自进入央视以来,柴璐一直位事业打拼,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私事,以至于她到现在,都还是单身一人。
其她女主持人是有结婚的想法,但没遇到的合适的人,但在柴璐看来,事业似乎比个人感情要重要很多。
在同行人眼中,柴璐身上有很多的优点,这么优秀的人,至今没能结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来源:忆禾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