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洋媳妇”奇娜刚下葬,丈夫就带着父母去北京旅行,甚至还拍视频发到网上?
“洋媳妇”奇娜刚下葬,丈夫就带着父母去北京旅行,甚至还拍视频发到网上?
有人说这是“最暖心的孝子”,也有人嘲讽“他们心可真大”。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最亲的人突然不在了,你该怎么面对剩下的人生?
这可不是什么鸡汤问题,而是一个叫杨淙的男人,正在经历的现实。
他和妻子在阿根廷相识,结婚生子,最后选择定居在中国福建的农村。
奇娜靠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手好厨艺,不仅登上过央视,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可命运就是这么残忍。上一秒还在镜头前笑着包饺子的姑娘,下一秒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然而更让人心痛的是,奇娜父母千里迢迢飞来中国,却连女儿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在机场,杨淙跪在地上痛哭,岳母坐在轮椅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一幕,谁看了不心痛?
在女儿的告别仪式上,老人家哭到几乎站不稳。
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奇娜下葬的第三天,杨淙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他非要带着岳父母去北京旅游。
有人说亲人刚走,不应该游山玩水,也有人说他作秀蹭流量!
但杨淙并没有解释,而是默默的买了几张飞机票。
直到他们真正踏上旅途后,所有人才终于看懂这个男人到底在做什么?
只因奇娜生前一直想带父母看看中国,爬长城、吃烤鸭、看升旗……
可现在,她人不在了,这个心愿,只能让杨淙来替她完成。
第一天,简直就是场灾难。
从福建长汀出发,动车转飞机再到北京,折腾到酒店时已近凌晨。
而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杨淙就带着岳父母直奔颐和园,像是要把每一分钟都榨干。
可问题是,带着刚失去女儿的老人旅游,跟赶春运抢票似的算怎么回事?
游船上,导游正激情澎湃地讲解着"十七孔桥的狮子比卢沟桥还多三只",奇娜妈妈却盯着水面发呆。
午饭时筷子在烤鸭上戳了又戳,最后只舀了半碗蛋花汤。
就连最提神的杂技表演,老人也只在演员连翻八个跟头时,条件反射般地拍了几下手。
导游提议全家福拍照时,两位老人立刻挺直腰杆挤出微笑,可相机刚放下,岳母就转身去揉发酸的眼角。
这些细节杨淙都看在眼里,所以当晚上岳父念叨"要是奇娜在肯定爱吃这个炸酱面"时,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动摇。
或许真像网友说的,这个时候应该让老人静静躺着,而不是拖着他们到处打卡!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会结束这趟旅行时,没想到却在长城上发生转折!
那天杨淙特意起了个大早,让儿子熬夜查了一堆关于长城的资料。
当小男孩用带着福建口音的西班牙语说"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城墙"时,原本连矿泉水瓶盖都拧不开的外公,突然挺直了腰杆,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斑驳的砖块。
老太太的反应更让人心疼。
老人的手指划过相册里那张泛黄的长城照片,这是女儿生前最后发给他们看的风景。
这时候杨淙做了件特别“傻”的事。
这个38岁的大老爷们,突然翻上城墙垛子来了个劈叉,还学着年轻人比起了爱心。
没想到这次岳父终于“变脸”,最后直接笑出了眼泪!
这是她女儿去世后第一次真正开怀大笑,更妙的是拍照时,两位老人主动找到当年奇娜踩过的那块砖,非要让女婿在同样的角度按快门。
然而老人脸上的这抹笑容,他们等了整整19年。
有网友翻出2022年的直播片段,杨淙曾不经意提到:"当年她爸妈觉得我穷,连见面礼都退回来过。"
那时他刚在阿根廷打工认识奇娜,岳父母曾坚决反对女儿远嫁中国。
贫穷的过去就像一道疤。
早年在纪录片里,奇娜父亲看着女儿福建老家的砖房直皱眉,而杨淙蹲在灶台前烧柴火的样子,更坐实了这个"穷小子"的印象。
直到奇娜靠短视频走红,家里盖起新房,关系才逐渐缓和。
文化差异、经济压力、亲情拉扯...但最终让冰封19年的隔阂融化的,竟是共同失去至亲的痛。
一天的快乐旅行结束后,12岁的儿子突然放下手机,盯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说:"妈要是在就好了..."
这个小男子汉全程没掉一滴泪,甚至还能开玩笑说起妈妈生前的口头禅。
可正是这种故作坚强的童言童语,像把钝刀生生划开了300万网友的心。
评论区有个失去母亲十年的网友留言:"看到孩子强忍眼泪的样子,比自己哭还难受。"
在天坛回音壁前,当奇娜爸爸把耳朵贴在墙上,恍惚间说"我好像听见女儿在说话"时;
当老太太固执地要用纸巾擦拭战机模型,口中念叨着"奇娜小时候最爱看飞行表演"时;
甚至是当老两口被烤鸭酱汁弄得手忙脚乱,却突然相视一笑的瞬间!
你会突然懂得:思念就像心中盛开的玫瑰,虽然带着刺,但依然在鲜艳绽放。
随着杨淙的视频爆火后,有细心的网友一眼认出老人腿疾的严重性,焦急留言:"赶紧带阿姨去看看中医吧!"
杨淙回复得很简单:"会的。"
就这两个字,却让无数网友放下心来。
失去至亲的痛,外人真的能懂吗?
有人觉得杨淙在“消费亡妻”,可换个角度想,如果他真的冷漠,大可以把老人送回国,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何必顶着骂声,带他们走这一趟!
也许,旅行治不好心痛,但至少……能让活着的人,少一点遗憾。
你觉得呢?
本文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
来源:千寻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