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戏要讲基本法,不是单纯地“美人落泪”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2 23:42 2

摘要:现在内娱的演员演技越来越同质化,要求也越来越低,每一个哭戏都要夸成“美人落泪”,流泪是演员的基本功,但哭戏是否感人就考验演员的功力了。

现在内娱的演员演技越来越同质化,要求也越来越低,每一个哭戏都要夸成“美人落泪”,流泪是演员的基本功,但哭戏是否感人就考验演员的功力了。

在经典的哭戏中,演员或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或借助肢体语言,或借助场内道具(不是说眼药水)带观众入戏。

比如,孙俪在《甄嬛传》沈眉庄去世那集,从踉跄地步伐、从隐忍到嚎啕大哭。

比如,刘若英在《天下无贼》里,狂吃烤鸭接受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现在市面上也流行一种叫“美人落泪”。有的演员可以表情呆滞,可以双眼无神,借助服化道、滤镜就“出圈”了。美则美矣但没有灵魂。

比如,杨颖在《孤芳不自赏》的哭戏。她在《摩天大楼》里好了一点,没那么呆滞,但还是差点意思。

即使是美人落泪,也是有镜头感、故事感的,美且有灵魂。

当然,巧用面部表情不代表五官乱飞,观众既看不懂你要表达的情感,又被你“灵动”的五官尬出戏。

比如:

哭的美不代表哭戏好,哭的用力也如此。杨紫在欢乐颂的大喊大叫和周冬雨在麻雀的五官用力,无法共情,甚至有点想笑。

比如,《甄嬛传》前面华妃让人恨的牙痒痒,但她吃酸黄瓜的片段可以让观众站在她的立场理解她、同情她的悲哀。

这是共情,不是看她哭的时候,只感觉想抽她、说她活该。

悲伤但不歇斯底里

成年人的克制却压抑

真的建议每一个现在的演员都去认真研究一下前辈们的优秀作品,而不是侮辱观众的智商和眼睛!

来源:电视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