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有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但好人肯定不会纹身”,觉得纹身看着就不是正经人干的事。
最近,梅婷老公的一张纹身照引发网友激烈争论。
有人说“有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但好人肯定不会纹身”,觉得纹身看着就不是正经人干的事。
也有人立刻搬出岳飞反驳:“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难道能说岳飞不是好人?”
马上又有人回应:“那是岳母为了让他牢记报国,和现在为了好看去纹身根本不是一码事,你也就只能举出这一个例子了。”
还有人拿明星说事:“贝克汉姆也纹身,踢球那么厉害,没见得多坏。”
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踢球好归好,私下人品怎么样谁知道?生活里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明星。”
更有人从现实出发:“我就知道考公务员、当兵都不能有纹身,肯定是有道理的。”
另一些网友则解释:“有纹身是个人自由,但单位招人也有自己的标准,这很正常。”
甚至有人吐槽:“老一辈看见纹身就觉得是混混,观念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这些争论背后,其实反映出大家对纹身复杂的态度。
纹身历史可不短,原始人就开始往身上画图案。
那时候没现在的纹身机,用骨头、石头当工具,往皮肤上扎染料。
这些图案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用来区分部落、标记身份,有的部落还把纹身当护身符,觉得能避灾驱邪。
在古埃及,贵族用纹身显示身份地位。
波利尼西亚的战士纹得越多,说明越能打、越受尊敬。
日本的纹身以前跟黑帮联系紧密,普通人不敢随便纹。
不过现在世道变了,日本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把纹身当潮流,只是传统观念还在,公共澡堂、游泳池还是不让有纹身的人进。
国外对纹身的看法差别很大。
欧美比较开放,明星、运动员纹身很常见,好莱坞大片里经常能看到主角露纹身。
年轻人把纹身当个性表达,有的人纹喜欢的乐队名字,有的人纹家人名字。
但在中东、非洲一些地方,因为宗教和传统,纹身还是不被接受,甚至被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中国古代就有纹身,不过一开始可不是好事。
“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都受过这刑罚。
这种历史让很多人对纹身有偏见,觉得纹身的人不是好人。
现在虽然大城市纹身店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纹个小图案纪念亲人、表达喜好,但老一辈还是觉得纹身的人“不务正业”,找工作、相亲都容易吃亏。
为什么考公、当兵不能有纹身?其实是考虑职业形象。
公务员代表政府,军人是国家形象,纹身容易让人觉得不严肃。
有网友就说:“老百姓去办事,看见公务员胳膊上露着纹身,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
但这不是说有纹身的人就不好,只是这些职业有自己的要求。
就像厨师不能留长指甲、护士要穿制服,都是为了符合岗位规范。
说实在的,用纹身判断一个人好坏太绝对。
岳飞刺字是爱国,贝克汉姆纹身也没影响他踢球。
生活里也有很多有纹身的普通人,他们工作认真、家庭和睦。
但我们也得承认,因为历史和传统,纹身在国内确实容易被误解。
前阵子还有新闻说,有人因为有纹身被邻居举报,搞得很无奈。
纹身说到底是个人选择,有人想纪念亲人,有人喜欢某个图案,有人觉得好看。
现在大家对纹身的态度已经比以前宽容,一些公司不再把纹身当入职限制,地铁、商场也很少因为纹身不让人进。
但要改变大众观念还需要时间,可能要等年轻一代当了家长、进了管理层,才能真正把纹身从“特殊标签”变成普通的个人装饰。
到那时候,大家争论的也许就不是“好人该不该纹身”,而是“这个纹身设计得好不好看”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来源:不一样的臭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