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用在贾玲身上再合适不过。近日,43 岁的贾玲在上海低调庆生,一组身着深灰色风衣、搭配米黄色包包的照片迅速刷屏网络。照片中,她扎着低马尾,眉眼间尽是优雅从容,标志性的酒窝依然俏皮,却难掩浑身散发的 “贵气”。这与人们记忆中那个在春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用在贾玲身上再合适不过。近日,43 岁的贾玲在上海低调庆生,一组身着深灰色风衣、搭配米黄色包包的照片迅速刷屏网络。照片中,她扎着低马尾,眉眼间尽是优雅从容,标志性的酒窝依然俏皮,却难掩浑身散发的 “贵气”。这与人们记忆中那个在春晚舞台上插科打诨、以 “200 斤” 形象逗乐观众的喜剧演员相比,堪称一次惊艳的蜕变。但这份蜕变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让我们一同走进贾玲的故事。
回顾贾玲的演艺生涯,她的转型之路充满争议。早年的贾玲凭借极具亲和力的胖胖形象,在喜剧舞台上站稳脚跟。无论是小品《喜乐街》里的 “女神与女汉子”,还是综艺《王牌对王牌》中插科打诨的搞笑担当,她用幽默和自嘲为观众带来无数欢乐,那句 “我是女神,我是女汉子” 更是成为全民热梗。然而,当她以全新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部分网友却发出质疑:“减肥后运气没了”“胖胖的贾玲才有观众缘”。在他们看来,贾玲的喜剧魅力似乎与体重深度绑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早在观众察觉之前,贾玲就已悄然开启转型之路 ——2016 年,她成立大碗娱乐,开始培养自己的喜剧团队;2021 年,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以 54.13 亿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列的女性导演作品,彻底打破外界对她 “只会搞笑” 的刻板印象。这种从台前到幕后的跨越,展现的不仅是贾玲的商业眼光,更是她对艺术创作的野心。
如果说转型是贾玲的主动选择,那么她的逆袭之路则充满了命运的考验。18 岁那年,怀揣演员梦的贾玲从湖北老家独闯北京,住过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每月伙食费仅 25 元,常常以泡面充饥。更残酷的是,2001 年母亲意外离世时,她因经济窘迫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份遗憾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但贾玲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将悲痛化作力量。2010 年,她与搭档白凯南登上春晚舞台,凭借小品《大话捧逗》一夜成名;此后,她在喜剧领域深耕细作,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2021 年《你好,李焕英》的成功,更让她从喜剧演员一跃成为百亿票房导演,完成了从 “北漂女孩” 到 “行业顶流” 的惊人逆袭。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正如她自己所说:“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而贾玲为艺术创作付出的代价,更令人动容。在电影《热辣滚烫》中,为了真实还原角色 “乐莹” 从胖到瘦的人生轨迹,她选择用极端方式挑战身体极限 —— 先增重 40 斤至 210 斤,拍摄结束后又以近乎自虐的方式减重 100 斤。据剧组工作人员透露,贾玲采用 “涌水・断水” 法控制体重,这种方法会导致身体电解质失衡、肾脏负担加重,拍摄期间她多次因身体不适崩溃大哭。但正是这份对角色的极致追求,让《热辣滚烫》收获 34.6 亿票房,成为 2024 年春节档冠军。不过,这段经历也成了她 “不敢回首” 的阴影,她在采访中坦言:“以后再也不会用伤害身体的方式拍戏了。” 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不仅彰显了贾玲的专业素养,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演员对表演事业的敬畏之心。
如今 43 岁的贾玲,依然在与体重 “较劲”。对于中年女性来说,减肥本就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更何况她曾经历过极端的体重变化。面对外界 “复胖” 的传言,她用两年时间默默坚持,严格控制饮食、规律健身。从她近期的状态不难看出,这份坚持没有白费。她的蜕变不仅是身材的改变,更是从内而外的气质升华。在娱乐圈这个 “以瘦为美” 的环境中,贾玲的减肥选择曾引发争议,但她用行动证明:减肥不是为了迎合他人审美,而是为了突破自我、拥抱更好的生活。这种独立清醒的态度,远比单纯的身材变化更值得称赞。
纵观贾玲的演艺生涯,她的每一次转变都充满勇气与魄力。从喜剧演员到导演,从搞笑担当到艺术创作者,她用实力打破外界质疑;从北漂女孩到百亿影人,她用坚持书写逆袭传奇;从为角色牺牲身体到学会自我保护,她在成长中找到了事业与健康的平衡点。在这个流量至上、速成当道的娱乐圈,贾玲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流,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挫折中沉淀,在质疑中坚守,在热爱中前行。未来的贾玲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爱你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