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中有一句台词,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不要用你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去讨好别人,那不是情分,是愚蠢!
《遥远的救世主》
【中】 豆豆 著
《天道》是由《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
剧中有一句台词,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不要用你自己舍不得买的东西去讨好别人,那不是情分,是愚蠢!
自己舍不得吃30块的快餐,就不要请别人吃200块的必胜客。
自己舍不得买名牌,就不要送别人奢侈品。
别人不会拿你对他好的标准来对你好,别人衡量你价值的标准,永远是你对待自己的规格。
肖亚文的清醒,刘冰的算计,冯世杰本分。每个人做人情的方式,都值得我们的思考:
人情本是无价的,无需用价格来衡量。
不要以为送了自己都舍不得买的东西,对方就会感恩戴德。
对方需要时,你递上去的一个馒头,永远比别人风光时,你硬塞给人家一份豪礼值钱。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天道》中丁元英强调:不要用你舍不得买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这句话的背后的意思是:当一个人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方式作人情时,本质上是在贬低自己。
刘冰的悲剧正源于此——他为了讨好丁元英,送上中华烟,被丁元英以“抽不惯”拒绝了。
表面上是“慷慨”,实则上在丁元英面前暴露了他的本性。
第一,投机心理,企图用物质讨好换取利益。
第二,欲望却很大,能力却不够,只能讨好的方式给自己“撑面子”。
现实社交中,很多人会有这种心理,自己都舍不得买的东西,给朋友、家人、领导买起来,却十分慷慨。
一旦送礼人日后没有得到对等回报,就会生出很多怨气,人情变成了债务。
当我们还没有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就用超出自己的标准付出时,很容易把自己摆在一个卑微的位置。
你以为“很有面子”,实际上这种付出换来的人情,是一时的,也是不稳定的。
正如丁元英说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真正的智慧是,送别人前,先点掂量自己的碗有多大。
如果我们有余力,当然可以慷慨,对自己都舍不得,就不要对别人慷慨,把自己活成一个值的人,才会配得别人的珍惜。
冯唐说:求人办事一定要记住,求人不送礼,送礼不求人。
如果你在求人办事之前,就经常送礼物,或帮助别人,当你有事时,别人就会尽力去办。
当你有事时,再去慷慨送礼,临时抱佛脚,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这是一种交易。
《天道》中,肖亚文就深谙人情世故的艺术。
丁元英回国,肖亚文专程从国外回来,但没有出面,而是委托当地朋友芮小丹照应丁元英,只为不断了这个有用的人脉线。
这里肖亚文正好在对方有需要时,不留痕迹的埋下了一笔人情账。
后来格律诗被告时,肖亚文在丁元英的牵线下,接手了格律诗的诉讼案。
她没有收取诉讼费,而是要了格律诗的股份,一夜之间从打工人成了格律诗控股50%的股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肖亚文为何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机会破圈,是因为她很懂维系人脉的艺术,知道提前布局。
想要贵人有机会时想到你,就要提早给为别人提供价值,悄悄埋下人情,而不是在需要用人时,才想到送礼抱大腿。
这印证了丁元英的那句:弱势文化期待破格获取,强势文化遵循客观规律。
人情用错了,就会因算计失去人心。用对了就会换来贵人相助。
《天道》中有个人,他没有肖亚文那么精明干练,甚至有点憨厚,但他的结局也不差。
这个人就是冯世杰,他代表了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大众。
《天道》中有一段剧情是:冯世杰带着芮小丹去乡下摘苹果,采花生。
当他把花生和苹果送给芮小丹时,却遭到了芮小丹的拒绝。
冯世杰诚恳地解释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我们那个村太穷了,我想给找个高人指指道。
从后来格律诗的成立可以看出,冯世杰这种送礼的方式是凑效的。
他既保留了自己普通百姓的本分,又诚恳表达了自己初衷和目的。
与刘冰和叶晓明相比,他的送礼的初衷不是为了私心,而是为了王庙村脱贫。
在格律诗创立之初,冯世杰不惜卖掉自己的汽修厂来筹集资金。
当格律诗遭遇诉讼时,刘冰和叶晓明只求退股自保,但是冯世杰却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全王庙村的生产线。
从这些行为来看,他最初送礼求情的说法都是实话。
故事的结局,叶冯刘三人中,只有冯世杰得到了善报。
冯世杰的经历给我们一个启发:即便不够精明,也没有能力,但只要本本分分,实实在在的守住初心,就能善始善终。
人情世故也许复杂多变,但真正得大智慧不在于算计,而是保持一颗纯净朴实的心。
写在最后
《天道》中最发人深思的不是丁元英的商战谋略,而是对人性的思考。
芮小丹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们:最高级的人情,是让彼此都坦荡地说:“我需要你”,而不必羞愧于“我欠了你”。
那些咬牙送出的天价礼物、强撑场面的慷慨解囊,不过是内心自卑的外显创口。
人际交往中,想要有贵人相助,先把自己的价值给出去。
哪怕你没有什么价值筹码,有一颗诚恳本分的心,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你舍不得给自己买的东西,就别用来填补人情的沟壑。你真心想送出去的,哪怕是一个馒头也足够温暖人心。
举报/反馈
来源:柯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