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电影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华表奖历来是优秀演员与作品的竞技场。
最近,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完美落幕。
作为中国电影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华表奖历来是优秀演员与作品的竞技场。
本届华表奖也是神仙打架,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演员入围争夺殊荣。
而要说本届华表奖最引人瞩目的演员,青石认为是张译。
2019年,张译凭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最佳男主角。
电影中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戏份,但张译隔着公交车窗含泪点头的镜头,成了当年最戳人心的表演。
而时隔六年,张译再次凭借《三大队》中“独眼刑警”程兵一角。
第二次斩获优秀男演员奖,成为华表奖史上第三位“二封影帝”的男演员。
领奖台上张译难掩激动,谦虚地将荣誉归于原型人物与幕后团队。
而在获奖后采访中,张译更是出人意料地宣布将暂时息影,消息一出立马引爆网络。
不得不说这个画面充满戏剧张力,一边是电影界最高荣誉的加冕,一边却是主动按下的暂停键。
为什么突然停下?相信很多人都和青石一样疑惑不解。
但当回顾近几年张译的演艺生涯,其实答案也就呼之而出了。
张译的演员生涯堪称一部“逆袭史”。
1997年,19岁的他进入了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但是因为外表长得普通被评价说“不适合当演员”。
之后他当了十年的龙套,做过场记、剧务、演过配角,甚至写过剧本。
一直到2006年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史今班长”一角才让他终于崭露头角。
为了出演这个角色,张译给康洪雷导演写了3000字的自荐书。
剧中那句“别以为我来七连没带过兵”的哭戏,还有他坐在车上从天安门旁边路过时痛哭的片段,至今都还被奉为经典。
虽然张译饰演的“史班长”的角色只有9集,但观众都记住了这个“其貌不扬却演技炸裂”的演员。
2017年张译和殷桃合作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成为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张译把人物每个阶段的状态诠释得很到位,陈江河寻找骆玉珠在火车站差点擦肩而过的场景更是成为演技名场面。
凭借精彩表现,张译拿下白玉兰和金鹰奖两大视帝荣誉,让更多人看到了他。
之后随着《红海行动》《一秒钟》《金刚川》等作品的播出,张译的名气进一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这个用精湛演技塑造角色的好演员。
尤其是在近四年里,张译彻底迎来演艺事业的全面爆发。
大银幕上,他有《悬崖之上》《万里归途》《满江红》《三大队》等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让张译累计电影票房超过200亿,还让他拿下百花奖和华鼎奖影帝。
小荧幕上张译的作品同样不断,带来《重生之门》《他是谁》《九部的检察官》等作品。
尤其是主演的《狂飙》,播出后创下收视和热度纪录,成为近几年的现象级作品。
可以说如今的张译,不仅能扛收视,也能扛票房,还有超强实力,是名副其实的当红演员。
但作品的变多对演员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增加演员的知名度,同时也会让演员陷入创作困境。
翻开张译过去几年的作品,从2022年开始他先后参演多达15部作品。
按照一部作品拍3到4个月的时间来算,4年15部作品也就意味着张译基本是无缝进组。
难怪张译坦言,密集拍戏让他成了“表演机器”,连去菜市场买菜都成了奢侈。
同时这些作品中出现不少类似的角色,这几年他出演了至少6部刑警的角色。
从《狂飙》的安欣、《他是谁》的卫国平再到《三大队》的程兵,虽然这些角色都被他演得很精彩。
但是长期局限于同一类型角色,让观众审美疲劳,也让张译感到创作的疲惫和瓶颈。
所以在华表奖后台接受采访时,张译就坦言前几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觉得太密了。
甚至笑称,有段时间刷短视频全是自己,吓得赶紧划走,自己都烦自己了。
而这也正是张译选择按下暂停键的原因之一,停下来才能更好的出发。
和一些深陷各类负面新闻的演员相比,张译出道以来很少有负面消息。
可最近几年,围绕在张译身上大大小小各种“瓜”,纷纷扰扰一直不断。
2023年《狂飙》播出后,作为一部双男主的作品。
因为张颂文的表演太过惊艳,反倒衬托得张译饰演的安欣有点“黯淡无光”。
这也导致不少观众对张译的演技质疑,认为他的演技被高估了。
《狂飙》收官后不久,张译又被爆出和剧组不和。
大结局时,剧中的演员都在微博上发文“告别角色”。
张颂文更是感动地发表了一篇长文,直言因为《狂飙》我永生难忘这个春节。
唯独张译不写人物小作文也不参加庆功宴,甚至还删除了关于这部剧的唯一一条动态。
这还没完,网上有人爆料,某热播剧中的一位实力派男演员,甚至出现了花边新闻。
一位自称去过《狂飙》剧组探班的网友爆料,他在剧组脾气差,多次修改剧本,甚至跑步都用替身。
之后《狂飙》中扮演女警姜超的刘若清与网友互动时,言语中也表达出对张译的不满。
虽然后来刘若清发了长文,表示自己和大家一样喜欢张译。
但因为这些言论,张译被盖上耍大牌、戏霸、擅自改戏删戏等不好的行为。
之后张译又被挖出早年妖精会、不尊重女性等新闻,桩桩件件的争议事件接连不断。
电影《无价之宝》路演时,观众为演员们带了一份礼物马面裙。
得知马面裙男孩女孩都可以穿,张译披上进行展示宣传。
结果却被阴阳怪气地说“男的穿女装是值得炫耀的事吗”,后来更是上升到了马面裙究竟是男装还是女装的争吵中。
这些持续的负面新闻让关于张译的争议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声称以后拒绝观看张译作品。
对于这些争议张译没有亲自下场回应,但从外围的信息来看似乎事实并非如此。
许多与张译有过合作的人员都对张译下场声援。
《狂飙》选角导演秦戈接受采访时就盛赞张译演技,还对角色设置答疑,称安欣确为理想主义的纯粹设定。
加戏改戏也并非是为了突显自己,而是为了让作品更好。
《狂飙》中安欣和高启强医院的对峙,张译加入了安欣用警戒线逼退高启强的情节。
安欣表彰大会的戏,张译现场调整剧本,想出了手机藏绷带、借发言劝说队友的巧妙方式。
两个支队讨论营救孟钰那场戏,会议室的白板上字迹太工整密集。
张译直接留下照片和标题,其他部分擦掉,白板上的信息一下清晰明了。
不仅如此,张译还在现场帮助很多演员,给他们讲戏,指导他们表演。
这样的“戏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沟通,一种灵感迸发的表达,青石到真的希望演艺圈能多来一些。
而备受争议的“妖精会”事件,彼时张译为此发博致歉,当事人也出面证实张译并非恶意。
然后这些看似虚假、攻击性不大的黑料,却在无形中对张译造成影响。
所以张译选择暂时离场,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行业一些乌烟瘴气环境的无声抗议。
出道至今,张译除了拍戏,很少拍广告、参加综艺,只用作品和观众见面。
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
比起明星,他更希望观众记住他的只有一个身份,演员张译。
在二封华表奖的感言中,张译将奖项比作“与观众的契约”,不好好生活,不好好演戏,会对不起大家。
而为了让“演员”这两个字实至名归,张译一路上付出太多心血和努力。
陈凯歌曾评价张译,他是一个戏比天大的戏疯子。
类似的话,殷桃也说过,他就是一个戏疯子,可以为角色做任何事。
徐峥评价张译,他对表演的完美追求,变态到极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那种东西,我没有那个意志力。
拍《生死线》时患了胆结石,张译去医院摘除后又迅速回剧组赶拍戏份。
最危险的时候,一辆重达80吨的吊车就在他身边轰然倒塌。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饰演瘸子孟烦了,一举一动把自己当成瘸子,杀青后张译的一条腿比另一条细了1.5厘米。
《一秒钟》里,为了更贴近经历文革劳改的角色张九声,拍戏时直接暴瘦二十多斤。
《悬崖之上》的电击场景,更是为了达到真实效果,用了真的电击。
为了演好《我和我的祖国》里被辐射的工作人员,张译连续20多天只吃一根黄瓜,饿得面部惨白。
演《三大队》时,他直接跟着真实警队同吃同住三个月,连老刑警都感慨这哥们比我们还能熬。
能做到这些,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对演戏的热爱、对演员职业的尊敬。
而这次宣布暂时息影,其实也是一名演员对表演的敬畏和对自己的反思。
前几年作品集中上映,创作节奏过快,可能导致表演质量下降、陷入同质化困境。
因此张译本着对自己负责,也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主动选择暂停工作。
避免因过度消耗而失去对表演的热情与创造力,以“停到自己觉得满意的状态”为目标,重新寻找创作的平衡点。
所以张译息影不是要 “退圈”,而是要 “扎根”。
就如他说的,演员得像老茶树,根扎得越深,叶子才越香。
不得不说,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娱乐圈,当无数人拼命抓住曝光机会时。
张译的“慢下来”,其实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和勇气,也再次给娱乐圈的明星好好上了一课。
所以张译此刻的暂停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前奏。
相信下次再见时,他一定带着更鲜活的角色、更滚烫的故事,站在我们面前。
而这一次,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愿意等。
毕竟真正的好演员,值得被时间好好 “养” 着,也值得我们好好等待。
青石电影|小猪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来源:青石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