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吃瓜群众的口味是越来越刁钻了——光看明星塌房不过瘾,非得医疗圈的大佬翻车才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撰文/编辑|芦声笛韵
这年头,吃瓜群众的口味是越来越刁钻了——光看明星塌房不过瘾,非得医疗圈的大佬翻车才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最近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的瓜,堪称“医疗版《权力的游戏》”:出轨、特权、学术造假、手术台弃患者……要素齐全到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更绝的是,这场闹剧不仅让肖飞身败名裂,还意外捧红了另一位“天才少女”董小四(化名),连她爹妈、爷爷的老底都被扒了个底朝天,正所谓“丢人丢到家”的楷模。
下面一起看看董小四怎么丢人的。
故事得从肖飞的妻子谷医生那封34页的举报信说起。
这位原配不愧是北大医学系高材生,举报材料堪比刑侦报告:从酒店开房记录到手术排班时间,硬是把肖飞和护士长、规培生的婚外情锤成了“连续剧”。
最离谱的是2024年7月5日那台肺癌手术——患者胸腔都被打开了,肖飞因为情人董小四被护士批评操作不规范,居然当场脱了手术衣,拉着“董小四”扬长而去,把病人晾在手术台上40分钟,此等行为何其恶劣。
麻醉科医生后来回忆:“患者血压一度掉到80/50mmHg,差点就出人命了!”
更讽刺的是,肖飞被开除前还是医院的“金牌主刀”,号称“32台大手术零死亡”。
可技术再牛,也架不住他把手术室当成了“恋爱修罗场”。
护士长为他两次流产,董小四怀孕预产期直指2025年6月,而他连离婚手续都没办利索。
难怪网友调侃:“这哪是医生?分明是时间管理大师兼妇科圣手!”
如果说肖飞是自作孽,那“董小四”的崛起简直像开了“金手指”。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的“海归”,居然能通过协和医学院“4+4”项目,4年速成医学博士,规培期还被压缩到1年,直接空降胸外科。
普通医学生熬14年才能拿到的资质,她5年搞定,堪称“医学版《天才基本法》”。
可这“天才”人设很快崩了:
她的博士论文只有65页,研究内容仅27页,连查重都像走过场;
本该轮转的科室,她靠爹妈打个招呼就能跳过。
网友扒出她爹是中冶建研院总经理,妈是北科大副院长,20年前合著的冶金论文还被质疑数据造假。
更有人扒出爷爷董宝玮,外公米耀荣,姑姑米振莉,哪一个身份不都是赫赫有名的?
好家伙,全家上演“学术连续剧”,难怪有人说:“这家人扒得越深,料越馊!”
曾经以“董小四”为荣的家族群,恐怕以后走在大街上都巴不得搞个猪尿包遮住脸,生怕别人认出,“这就是董某某的谁”。
看了“董小四”的关系谱,这场闹剧最扎心的,是扯下了医疗体系“公平竞争”的遮羞布。
协和“4+4”项目本意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结果成了权贵的“镀金通道”。
“董小四”连哥伦比亚大学主校区都没进,靠着巴纳德学院的文凭就能挤掉寒门学子。
她的规培记录更是魔幻:论文写影像方向,博士读内科,规培在胸外科,最后跑去泌尿外科写诊疗指南。
网友神总结:“这跨界速度,马斯克看了都直呼内行!”
更可怕的是背后的利益网。
“董小四”名下曾有一家注册资本600万的投资公司,原法人代表是其父亲,成立两年就变更股东,被疑“洗牌代持”。
她母亲主持的科研项目,经费来自丈夫单位,被讽“左手倒右手”。
而医院管理层对肖飞弃患者事件装聋作哑10个月,直到舆情爆炸才开除他,被质疑“保护伞”到位。
如今,肖飞成了过街老鼠,董小四挺着孕肚躲风头,她爹妈的学术履历沦为笑柄。
但最惨的还是普通患者——当手术刀成了特权玩具,当白大褂沾满铜臭味,谁还敢把命交给医院?
有医生算过账:“董小四”这种“速成大夫”,从摸课本到拿手术刀只用5年,而正规医生需要14年。
难怪网友怒吼:“这是治病还是玩命?”
回头这场闹剧看似狗血,实则戳破了三个脓包:
一是医疗特权化,规培选拔、论文答辩全凭关系;二是学术腐败产业化,从挂名论文到代写服务,权贵子女轻松“学术镀金”;三是监管形同虚设,医院对丑闻装瞎,舆情倒逼才肯动刀。 结语肖飞倒了,董小四火了,但真正该“火”的是整个体系的整改。
当救死扶伤的圣地沦为权钱交易的秀场,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变成笑话,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受害者。
正如网友所说:“今天吃的是肖飞的瓜,明天躺上手术台的可能是你我。”
如果再不斩断特权的触手,下一个“40分钟弃患者”的闹剧,恐怕连上热搜的机会都没了——因为麻木的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不过,正当小编准备发搞时,突然传来好消息:“国家卫健委对近日肖某引发舆情问题开展调查”
这下好了,人和机构一查到底,该有多少人要失眠了。
让我们期待公平公正的调查结果呗!
来源:芦声笛韵动态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