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狐妖小红娘》系列改编剧自推出以来,便凭借其强大的动漫 IP 基础,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其中,《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与《狐妖小红娘之淮水竹亭篇》先后登场,在掀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因演员表现、剧集质量等方面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
《狐妖小红娘》系列改编剧自推出以来,便凭借其强大的动漫 IP 基础,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其中,《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与《狐妖小红娘之淮水竹亭篇》先后登场,在掀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因演员表现、剧集质量等方面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数据比拼:首播热度与后续走势的差异
(一)月红篇:首播轰动,后续增长遇阻
《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于 2024 年 5 月 23 日上线,首播当天便热搜霸榜,势头强劲,第一集在线人数高达 40 万,突破猕猴桃当年首播热度记录,首播 4 集热度破 8000,彰显出其强大的号召力。然而,与同期热门剧《庆余年 2》相比,首播成绩略显逊色。上线后,其单日有效播放量走势并不稳定,上线第二日达到峰值 5411.5 万后,便出现三连降,分别为 5295.6 万、5117.9 万、4625.5 万。最终,该剧累计有效播放量超 9.82 亿,集均有效播放超 2729.3 万。尽管收官成绩尚可,但播放数据在播出期间的波动,反映出观众对剧集质量的分歧,影响了其持续吸睛的能力。
(二)淮水竹亭篇:爆发式开局,热度持续攀升
《狐妖小红娘之淮水竹亭篇》在 2025 年 4 月 28 日中午 12 点开播后,热度呈爆发式增长。凭借 “白发战损 CP” 的 “七月初七,淮水竹亭” 定情名场面,3 小时便收割 4.8 亿播放量,相关话题屠榜热搜。截至目前,该剧热度仍在持续攀升,其在播出初期的热度表现甚至超越了月红篇,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宣传以及前期精心的预热。但剧集后续能否维持这一热度,克服月红篇后续播放数据下滑的困境,还有待时间检验。
二、演技争议:不同类型演技质疑的碰撞
(一)月红篇:职业态度遭疑,演技表现遭批
在《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中,杨幂饰演的涂山红红和龚俊饰演的东方月初演技备受争议。杨幂在吃戏部分的表现尤为突出,如剧中涂山红红喜爱吃特定烤制的鸡肉,可杨幂只是将鸡腿象征性触碰嘴唇,毫无品尝之意,吃烤地瓜时也显得极为不情愿,多用镜头技巧回避真实进食,“假吃” 行为严重,与角色设定大相径庭,被观众质疑职业态度不端正。龚俊在剧中同样在吃戏等场景表现敷衍,且在诠释角色时,未能展现出东方月初应有的魅力与特质,被指挤眉弄眼、表演痕迹过重,与杨幂之间也缺乏化学反应,让观众难以代入角色间的情感。
(二)淮水竹亭篇:演技两极评价,表演细节受指摘
刘诗诗在《狐妖小红娘之淮水竹亭篇》中饰演东方淮竹,其演技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观众称赞刘诗诗竹林舞剑的镜头尽显侠女风骨,造型堪称 “天选淮竹”,在展现角色面对宿命时的孤傲、与王权弘业相望时的隐忍深情等复杂情感时,眼神戏层次分明。但另一部分观众则批评刘诗诗演技问题严重,如开局反派威胁其妹妹时,她脸上毫无紧张之情,表情呆滞;与杨雁表现姐妹情深戏份里,眯眼歪头笑被指 “油腻”,听倾诉时像要睡着,哭戏也只是目光呆滞掉眼泪,被称为 “盲人式演技”,眼神空洞、表情单一、肢体僵硬,难以让观众共情角色。
三、人气热度:演员流量带动与剧集口碑分化
(一)月红篇:流量明星加持,口碑下滑影响热度
月红篇因杨幂、龚俊两位流量明星主演,前期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使得剧集在开播前便备受期待,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然而,随着剧集播出,口碑急剧下滑,剧情的过度简化、厚重滤镜与过度磨皮等问题,加之演员演技争议,导致观众对剧集评价降低,部分观众弃剧,口碑的负面效应逐渐抵消了演员流量带来的热度优势,使得剧集后期热度增长乏力。
(二)淮水竹亭篇:阵容强大引关注,争议话题助推热度
淮水竹亭篇拥有刘诗诗、张云龙、吴宣仪、翟潇闻等一众明星,强大的演员阵容从官宣起便引发广泛关注。剧集开播后,虽然刘诗诗等演员演技饱受争议,但这些争议话题反而成为热度助推剂,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使得剧集相关话题持续登上热搜,在争议中维持着较高热度。不过,若不能有效改善演技等问题,后续热度可能会因观众对剧集质量的失望而大打折扣。
四、价值转化:商业潜力与观众期待的落差
(一)月红篇:商业价值未达预期,粉丝消费理性化
月红篇在商业价值转化方面,虽有一定成绩,但未达到预期。剧集周边产品销售情况平平,广告植入效果也未能充分发挥。由于剧集口碑不佳,粉丝对其商业周边的消费也更加理性,没有出现因明星效应而带来的大规模消费热潮。这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观众对剧集质量要求提升,单纯依靠流量明星已难以实现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
(二)淮水竹亭篇:商业潜力待挖掘,争议影响转化前景
淮水竹亭篇刚开播不久,商业价值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其与品牌的合作逐渐展开,但演员演技等争议可能会影响品牌合作效果与商业价值的进一步挖掘。若后续能通过剧情推进、演员表现改善等方式提升口碑,将有望释放更大商业潜力;反之,负面争议可能会阻碍其商业价值转化,导致广告商、合作伙伴对其信心下降。
从数据、演技、人气热度到价值转化,《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与《狐妖小红娘之淮水竹亭篇》都在争议中前行。两部剧集的争议背后,是观众对漫改剧高质量呈现的期待,以及对演员演技、剧集制作的严格审视。未来,如何平衡流量与质量,提升演技与制作水平,将是《狐妖小红娘》系列后续篇章以及其他漫改剧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来源:小林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