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译凭借在电影《三大队》中的出 色表现,王一博则因在电影《热烈》中的精彩演绎,
华表奖影 帝竞争,张译对上王一博。
有人说,张译看似赢了,但已经输了。
因为对手是王一博。
真的是这样吗?
01
张译王一博,狭路相逢。
张译凭借在电影《三大队》中的出 色表现,王一博则因在电影《热烈》中的精彩演绎,
双双在第二十届华表奖获得最 佳男演员提名。
昨天,颁奖典礼揭晓,张译凭借76%的专家票支持获得影 帝,王一博遗憾落选。
华表奖采用“50%专家票+50%观众票”的规则,但本届未公布具体票数分布。
部分网友认为华表奖的评选机制偏向“老戏骨”,质疑其评选标准不够透明。
颁奖之后,王一博的口型争议冲上热搜。
典礼期间,镜头捕捉到王一博在宣布结果时的口型片段。
这个口型,有两种解读争议。
有人认为是“看,不会得”,推测其对结果的预判,有失落和不公之感。
还有人认为是“不容易”,配合他点头、微笑等肢体动作,认为前一种是过度解读,其内心没太多落差。
两人的角逐,引发了对“流量和实力”的讨论。
有人认为华表奖应该给年轻演员更多鼓励。
有粉丝为王一博打抱不平,称没有背熟获 奖感言,是因为王一博“敬老”。
当然,实力派声浪更高。
甚至有网友认为,王一博这样的流量演员和张译放在同一场影 帝竞争里,是对后者的不尊重。
张译的能力和演技,早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央视也盛赞其表演为“教科书级”。
这次二封华表奖影 帝,张译成为继刘佩琦、李雪健之后,第三位拥有两座华表奖影 帝的演员。
02
张译是一名被长相耽误的好演员。
他的来时路,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张译最初只想成为一名播音员。
可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都因名额限 制未能如愿。
进入哈尔滨话剧团后,张译又开始对话剧产生兴趣,决定转行表演。
1997年,张译考上北京战友话剧团。
但张译的外形条件没有任何优势,只能长期在场工和龙套角色里打转。
连他的老师都评价他“眼睛太小,不适合当演员”。
不光事业上看不到希望,张译的感情生活也十分不顺。
因家庭反对,初恋女友和他提出分手。
前女友2004年意外车祸,不幸成为植物人,张译守护对方十年直至离世。
同时期,他的事业几乎停滞,导演给他的职业生涯下断言:“28岁混不出来就没希望了”。
张译对命运无 能为力,不过并没有放任自流。
彼时,他积极参与话剧《爱尔纳·突击》(后改编为《士兵突击》),积累了对剧本的深刻理解。
2006年,得知康洪雷筹拍《士兵突击》后,张译写下3000字的信,寄给对方。
分析角色,毛遂自荐。
康洪雷被他打动,最终决定将班长史今一角交给张译出演。
剧中退伍时,史班长的一场痛哭戏,让很多观众对张译印象深刻。
后来,张译主动申请转业,结束10年军旅生涯,开始正式成为一名演员。
当时的张译,虽有《士兵突击》这部代表作,可张译仅混了个“脸熟”。
经济方面仍然窘迫,一度寄居在朋友家。
对于自己外貌上的劣势,张译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曾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经常很难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他还表示,自己特别害怕演那种在梦中突然惊醒的戏,因为小眼睛在塑造角色方面有很大的障碍。
或许正因这些不具备优势的外貌特点,张译默默在背后对表演进行了刻苦钻研。
直到2009年,张译才凭借《我的团长我的团》《温州一家人》《辣妈正传》等作品,逐渐被看见。
2014年,凭借电影《亲爱的》斩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电影事业正式起步。
2017年,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为他赢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演技派实力毋庸置疑。
现在的张译,像一个劳模一样,四年拍摄16部戏,获金鸡、百花、白玉兰等行业“大满贯”,被张艺谋评价为“稀缺的好演员”。
这次华表奖的胜利,张译实至名归。
03
这几年,王一博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偶像艺人,2019年凭借《陈情令》中的蓝忘机一角走红。
未经专业训练,王一博初期的演技,谈不上多么好。
台词与微表情控制上,都差一大截,常常被吐槽为“面瘫”、“偶像包袱重”。
但好在他足够上进,且学习能力突出。
他没有在流量里沾沾自喜,很早就开始转型。
出演《冰雨火》《无名》《长空之王》等严肃题材作品,合作高质量的演员陈晓、梁朝伟等……
一步一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演技。
这几年,他的专 业技能也在肉眼可见地提升。
在程耳执导的《无名》中,王一博饰演的叶秘书,既有特务的冷峻,又有地下党的隐忍。
其日语台词、打戏张力及与梁朝伟的对手戏,被评价为“超出预期”。
《热烈》里,街舞少年陈烁,哭戏十分引人共情。
虽然还有面部表情控制的争议,但整体完成度获得业内认可,并提名金鸡奖最 佳男配角。
2024年,谍战剧《追风者》是王一博口碑的重要转折点。
他饰演的魏若来,从底层青年成长为红色金融家。
受刑戏、演讲戏细腻又松 弛,表演上可圈可点,扭转了观众对流量的偏见。
导演姚晓峰夸赞王一博“赋予角色灵魂”,甚至推动剧本二次创作……
现在的王一博,接连提名金鸡奖最佳男配与男主,在新生代演员中并不多见。
但也并不说明,他的演技已经足以媲美演戏28年的张译。
目前王一博的高口碑角色,多数与自身经历契合,比如舞者,热血青年……
但还没有经历复杂角色的可塑性认证。
况且王一博也有着流量艺人的另一面。
海量粉丝群体常常让他陷入各种争议,无论是与王阳的一番争议,还是与张译的影帝之争。
不理智粉丝的捧杀之言,给他带来的,常常是扒黑料和被群嘲。
不光没有正面加持,反倒败坏路 人缘,加深对流量艺人的刻板印象。
04
王一博曾说,想做一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演员。
27岁,年龄尚早。
不必急于求成。
来源:综艺王子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