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演活了林黛玉,去世后,为什么胡泽红却说:她那是装出来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1 10:04 1

摘要:1987年,《红楼梦》播出,引发万人空巷,尤其是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成为了永远的经典。

1987年,《红楼梦》播出,引发万人空巷,尤其是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成为了永远的经典。

原著中,林黛玉就是一个病恹恹的角色,尤其是在哭的时候梨花带雨,观众看了止不住心疼。

正因为陈晓旭的高度还原,所以才有了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的高度赞赏。

很多人以为,陈晓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陈晓旭,可在胡泽红的眼中,那说来就来的眼泪,那我见犹怜的神情,不过是她装出来的罢了。

在剧中,胡泽红扮演的是“贾惜春”的角色,平时和陈晓旭接触较多,再加上俩人在一起训练加拍摄长达3年的时间,所以对陈晓旭还是知根知底的。

自陈晓旭死后,她的一句“她那是装出来的”,直接推翻了陈晓旭在观众留下的美好样子。

那么,她是如何装的呢?

1965年,陈晓旭出生于山东鞍山的文艺世家,父母希望女儿能够像初升的太阳般美好温暖,充满生机,于是给她取名“晓旭”。

结果事与愿违,她的性格清冷,安静得不像话。

在孩童时代,她不喜欢嬉戏打闹,更喜欢看书。

她学芭蕾,想象自己是一只白天鹅,奈何家道中落,梦想被迫中断,只能一头扎进书海里,更加孤僻了。

那个时候,她看遍了中国名著、世界名著,对《红楼梦》熟烂于心。

1983年,央视筹拍《红楼梦》,正在全国海选,陈晓旭得知消息后,既想要报名又担心选不上,如果不是男友毕彦君的鼓励,估计她就跟林黛玉无缘了。

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她写了一份自荐信,附上了一张照片和一首在14岁那年写的诗。

结果王扶林导演一看,就主动联系上她,将她招进了剧组。

可通过试镜后,并不意味着成功,因为每个角色都有好几个备用人选,几个人必须在经过学习和培训后做最后的竞争。

那个时候,她每天5点就要起床,晨读、读红楼梦、上红学课,学习各种琴棋书画技能。

为了能获得林黛玉这个角色,她努力学习,不敢吃饭,只为了能在形象上贴合林妹妹的纤弱感。

也许是训练的生活太苦,所以当导演要求演员流泪的时候,她只需一咬唇,泪水就像珍珠般落下。

导演看到后,点头赞许,一旁的围观演员则问:“晓旭,你是如何做到的?”

也许,她早已将林黛玉刻在了骨子里。

3年训练和拍摄,《红楼梦》终于播出了,结果远超预料,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陈晓旭,从此成为了“林黛玉”的代名词。

是这个角色成就了陈晓旭,但也是这个角色,“毁”了她。

因为此后不论是演什么戏,扮演谁,观众带着“林黛玉”的滤镜看她,导致演艺事业再无起色。

彼时,她意识到,演艺事业是彻底走到头了。

于是她一个急转弯,投身商海,从最底层做起,靠着在《红楼梦》剧组中的坚持和韧劲,用几年时间就将公司发展壮大。

看似,她的事业一片风光,实际上,她的内心无比空虚。

男友毕彦君,虽然曾陪伴她走过一程,可最终,他们还是分道扬镳。

后来,新晋导演郝彤为了拍摄毕业作品,三顾茅庐,这份坚持让她备受感动。

随着交往的深入,她的心门终于为他而开。

只是命运无常,正当她陷入幸福中时,另外一个不幸悄然来临。

她怀孕了,却不幸流产。没多久,在医院检检查出了患有乳腺癌。

因为林黛玉的角色滤镜,陈晓旭在大众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柔弱的,可实际上,她坚强无比。

她并未被病魔所打倒,反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说:“我不愿苟活,要体面离开。”

于是,她剃度出家,跟佛法结下善缘。

十天后,丈夫郝彤也削发为僧,只为陪同她一起修行。

5个月后,她因病在深圳去世,享年41岁,她走的时候嘴角上扬,很是安详。

至此,世间再无林妹妹。

在胡泽红的心目中,陈晓旭和林黛玉的性格并不像,所以才有了那句“她是装出来的”评价。

透过她面对病魔时的态度,也大概能明白,她并没有林妹妹那样的柔弱。

但在表演的时候,竭尽所能还原角色;回到生活,用真实的面貌去对抗风雨,这样的陈晓旭,才是我们所敬佩的。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