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2.9分烂剧拖垮爱情?关晓彤的‘断舍离’给娱乐圈上了一课!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30 22:21 1

摘要:4月20日,鹿晗35岁生日,圈内好友邓超陈赫均在零点为其送上生日祝福,但鹿晗女友关晓彤20日零点未在微博发文,引发网友关注。

4月20日,鹿晗35岁生日,圈内好友邓超陈赫均在零点为其送上生日祝福,但鹿晗女友关晓彤20日零点未在微博发文,引发网友关注。

在网友们猜测其是否会另选时间发文为鹿晗送祝福的情况下,关晓彤昨日微博主页访问量也达千万,截至21日,关晓彤最近一条微博仍更新于4月15日。

2月22日,“鹿晗 关晓彤”词条登上热搜第一,词条下有消息指向两人分手的消息。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分手快乐 彤姐”的消息,表示“祝你永远信赖自己,永远依靠自己,永远爱自己”,随后一IP在美国的网友表示,听说鹿晗、关晓彤去年12月就分手了。

消息传开后,2月21日晚,有关晓彤粉丝在关晓彤最新发布的微博下留言:“不管怎么样大家都陪着你,17年怎么熬过来的我们现在也怎么陪你熬,爱到最后全凭良心,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这一回复显然让更多路人猜测鹿晗、关晓彤疑似分手,目前,该条微博已删除。

1、顶流官宣与粉丝震荡

2017年10月8日,鹿晗以一句“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官宣恋情,导致微博服务器瘫痪。彼时作为归国顶流的鹿晗因此一夜掉粉80万,代言锐减,但仍坚持与关晓彤的公开关系。

连续七年,两人以“卡点庆生”等仪式感互动维系感情,如关晓彤曾卡点23:31(鹿晗23岁,自己31岁)发祝福,鹿晗则连续七年于官宣日(10月8日)示爱。

2、互动骤减与事业分化

2024年起,两人互动频率明显降低:鹿晗因直播醉酒爆粗事件被罚,事业陷入低迷(影视作品《上海堡垒》评分仅2.9分,《择天记》4.3分),而关晓彤凭借《小巷人家》爆红,商业代言增至20个,稳居正剧一线。

2025年2月,关晓彤删除含鹿晗元素的评论,鹿晗生日零互动,进一步引发分手猜测。

3、沉默回应与舆论分化

双方工作室仅以“维权声明”应对谣言,未正面否认分手。

部分粉丝坚信“不删官宣微博即体面”,另一部分则从蛛丝马迹中推断情感破裂,如关晓彤粉丝留言“爱到最后全凭良心”,暗示男方责任。

鹿晗影视评分跌至4分(《上海堡垒》《穿越火线》口碑滑坡),依赖综艺曝光却未能突破“偶像”标签,转型幕后潮牌投资却因“抄袭”争议陷入舆论危机。

关晓彤通过正剧角色(如《小巷人家》)摆脱“国民闺女”标签,商业代言增至20个,主打“独立女性”形象,精准对接市场对实力派演员的期待。人设从“国民闺女”转向“独立大女主”。

2025年4月20日,鹿晗35岁生日,关晓彤首次缺席公开祝福,微博访问量破2800万,舆论炸锅。

鹿晗海外社交账号点赞日本女团成员(因外貌与关晓彤相似被戏称“东瀛晓彤”),关晓彤工作室删除恋爱相关动态,双方沉默引“分手”猜测。

鹿晗与关晓彤的八年恋情从“顶流官宣”到“互动归零”,其背后不仅是情感变迁,更折射出婚恋观差异与性格矛盾的深层冲突。

1、互补吸引与权力失衡

初期鹿晗在综艺中显露的“被保护欲”,可见其依赖型人格,与关晓彤的强势独立形成初期吸引力。

关晓彤在决策上主导(如事业规划),而鹿晗在情感互动中提供安全感(如公开示爱、陪伴旅行)。这种互补曾被视为“女强男弱”关系的典范

随着关晓彤事业爆发(如《小巷人家》爆红、代言激增),她需要更多自主权;而鹿晗的事业下滑加剧其心理依赖,形成权力失衡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当一方资源(如事业成就、社会地位)显著优于另一方时,“情感账户”可能透支,导致关系破裂。

2、粉丝、资本与公众凝视

双方粉丝长期互撕:鹿晗粉丝指责关晓彤“炒作”,关晓彤粉丝担忧男方“拖累”。这种对立将私人情感异化为“资源博弈”,尤其在鹿晗事业低谷期,外部压力加速情感消耗。

两人的恋情多次被用于转移公众注意力(如关晓彤奶茶店纠纷、植物肉争议),情感沦为“危机公关工具”。商业版图的分割(如“彤心晗意”公司股权变更)进一步暴露利益捆绑的脆弱性。

社会对“七年不婚”的质疑,如金星“恋爱六年不求婚应分手”的言论,形成道德绑架,迫使两人在隐私与曝光间挣扎。这种过度关注挤压了情感修复的空间,加剧关系僵化。

鹿晗与关晓彤的八年恋情,本质是一场被资本、粉丝与流量异化的“行为艺术”:

从“孤勇官宣”到“沉默博弈”,爱情成为利益与形象的牺牲品;

显微镜下的“糖与刀”让私人关系失去喘息空间;

势均力敌难敌现实落差,女强男弱成致命伤。

正如网友所言:“他们教会内娱如何官宣,现在也要教大家体面告别。”无论结局如何,这段感情已深刻揭示了流量时代明星情感的脆弱性与复杂性。

来源:辛羽时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