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孙俪又火了!
看到剧中小元宝似的馄饨,网友不得不佩服,娘娘真是太专业了!
说实话,很多剧里明星做饭的镜头,要么就是摆拍,要么切个远景用替身,还假装吃得很香。
但孙俪拍戏时偏偏较真!
不仅要亲自上阵,连包的馄饨都差点让道具组失业!
那天刷到孙俪的微博,她自己在那儿乐:"戏里这桌馄饨都是我包的!"
后面还跟了一串哈哈哈,看得人想笑。
说实话,这话要是换个明星说,底下估计得有一半人会撇嘴。
为啥?
因为孙俪从出道起就自带"实诚"标签!
拍《玉观音》的时候,一天睡三四个小时,也要死磕哭戏。
《甄嬛传》里那些个咬牙切齿的镜头,全是酝酿的真情绪。
说真的,我看《蛮好的人生》里那场馄饨戏时,就还纳闷呢,这馄饨包得也太标准了吧?
每个馄饨馅儿,都鼓得仿佛要撑破皮儿,就连摆盘都标准整齐。
最逗的是小姨的吐槽:"你这要是做生意准亏本!"
为什么?馅儿塞得太满呗。
要知道现在饭店卖的馄饨,恨不得一颗馅儿掰成三份用,薄得能照见人影,哪像孙俪包的这馄饨,一口咬下去全是馅。
孙俪这实诚劲儿,确实不像个做生意的人。
不过你别以为这事儿,就停留在"明星会做饭"这么简单。
仔细想想,为什么孙俪包个馄饨能上热搜?
说到底,大家早受够了娱乐圈那些虚假的烟火气,拍做菜戏假切菜,拍吃饭戏假咀嚼,甚至连炒个鸡蛋都要找手替。
对比之下,孙俪这种愿意素颜扎围裙、真刀真枪揉面的演员,真的是太少了。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蛮好的人生》里另一个细节,孙俪演的那个保险销冠胡曼黎,穿着笔挺西装蹲在路边摊大口吃馄饨。
那场戏我看了三遍,为什么?因为太真实了!
没有女明星吃饭时刻意保持的优雅,也没有那些假到出戏的"美食享受"表情,她就那么自然地捧着碗,吸溜吸溜吃着,边吃还能边用眼神演戏。
这不就是我们每天上班路上啃煎饼的样子吗?
难怪有网友说:"总算有个女演员,记得普通人是怎么吃饭的了!"
这些年孙俪的路子挺有意思,别的女明星忙着立"少女感人设"、"豪门贵妇人设",她倒好,直接活成个"过日子人设"。
清晨五点起来给孩子做卡通便当被拍到了?没事,反正平时也这么干。
片场保温杯里泡枸杞上热搜了?正常,养生惯了的。
现在连包个馄饨都能引发围观,说白了不是大家没见过世面,是太久没见到这么"不演"的明星了。
当然也有人质疑:"她真的从煎蛋杀手,变成馄饨大师了吗?"
这事儿我倒觉得没必要较真。
《辣妈正传》里她把鸡蛋煎成炭是真实,《蛮好的人生》里麻利地捏馄饨也是真实的,作为一名演员嘛,本来就应该什么技能都储备点。
比起那些台词都背不利索的流量小生,孙俪这种拍三天戏能掌握一门新手艺的,才配叫的上专业。
有意思的是,孙俪这波操作还戳中了个隐藏痛点!
现代人越来越迷恋"会生活"的明星。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现在观众早不吃"不食人间烟火"那套了,大家更爱看明星接送孩子、逛菜市场、跟小贩讨价还价。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太需要这种"明星接地气"的心理安慰了。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个细节,《蛮好的人生》拍摄花絮里,孙俪边包馄饨边跟导演汪俊说:"您点菜,我都能做。"
后面噼里啪啦报了七八个家常菜名。
这话要换个人说,绝对被嘲"吹牛不上税",可她说出来就特别可信。
为什么?因为她这些年用实际行动攒下的信用分啊!
从瑜伽到书法,从养生到育儿,孙俪好像永远在解锁新技能的路上。
观众早习惯了,这女人说要干的事,十有八九真能干成。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评论区那句话:"现在愿意好好演戏的演员不多,愿意好好生活的明星更少,孙俪两头都占全了。"
是啊,在这个替身都能当主角的年代,能遇到个认真演戏、认真过日子的演员,观众怎么可能不珍惜?
那些饱满得像小元宝似的馄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观众对明星最朴素的期待吗?
多点真材实料,少点偷工减料。
最后说个冷知识:当年拍《芈月传》时,孙俪在片场拿擀面杖给自己刮痧,被网友笑称"最会养生女演员"。
现在回头想想,那把擀面杖和现在案板上包馄饨的擀面杖,倒像是串联起了她的事业线!
演戏时要对自己狠,生活里得对自己好。
至于那桌引发热议的馄饨?
不过是再一次证明:能把日子过明白的人,演起戏来自然够味道。
最后偷偷问一句:邓超天天吃这么实在的馄饨,真的不用健身吗?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深度好文,别忘了点赞+转发!
来源:千寻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