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银幕上那个总穿着粗布褂子的老人,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
"爷爷,你要好好的,花儿长大了养活你!"
2008年,电视剧《暖春》正在播放,小花扑在爷爷怀里哭喊。
那份真挚的感情,全国观众跟着泪崩。
谁也没想到,银幕上那个总穿着粗布褂子的老人,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
2020年1月30日,93岁的田成仁去世。
消息传出后,微博热搜下挤满留言。
"我的眼泪不值钱""他演的就是我爷爷"。
这位演了70年戏的老演员,用一个个角色种进了几代人的记忆里。
92岁还坐在轮椅上背台词,一生拒绝炒作的真正老戏骨。
1926年4月,田成仁出生在辽宁庄河,他的父母祖辈都是农民。
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蹲在田埂上模仿路人说话的男孩,成为电视上的"爷爷专业户"。
1945年,庄河文工团来村里招人。
19岁的田成仁,听到后扔下锄头就去考试。
一段即兴表演让考官拍板,"就你了!"
田成仁的表演天赋有了展示舞台,短短9年,就成为文工团副团长。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54年。
29岁的田成仁,背着铺盖走进中央戏剧学院。
他是导演干部训练班的第一批学生。
班主任是苏联专家古里耶夫,每天要求他们对着镜子练10小时微表情。
田成仁的笔记本上写满批注。
"愤怒时鼻孔会不自觉张大"、"老人叹气前会先抿嘴"。
这种细节控后来成了他的招牌。
1955年,从中戏毕业后,田成仁留在了中央话剧院。
1962年,他在话剧《黑奴恨》里,连演100场。
有场戏,他跪着爬过整个舞台,膝盖磨得血肉模糊。
谢幕时观众发现,他的绑腿里渗着血丝。
从此,"话剧王子"的名号传开了。
田成仁的舞台可不只是话剧,他的演艺事业开始于1975年。
1984年,凭借《道是无情却有情》,田成仁斩获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1989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拍摄。
剧组在辽宁农村取景时,田成仁天天蹲在村口观察老人。
他发现真正的老农抽烟时,会先用唾沫沾湿烟纸。
于是观众看到了这样的"茂源老汉"。
蹲在磨盘边卷旱烟,火星明明灭灭映着皱纹。
一句"人活一口气",让全国农民红了眼眶。
凭借这部剧,田成仁一举成名,“茂源老汉”更是那个时代的符号。
如果说《篱笆·女人和狗》,田成仁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暖春》的上映,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催泪弹”。
2002年《暖春》拍摄片场。
小花跪地求收养那场戏时,田成仁偷偷在口袋里藏了洋葱。
开拍前他抹了抹眼睛,结果真哭到导演喊卡后还在发抖。
制片人后来透露,"老爷子把片酬全捐给了山区儿童,说'戏里戏外都得当个好爷爷'。"
凭借这部电影,田成仁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国民爷爷”
2018年,已经92岁高龄的田成仁,应邀拍摄《六尺巷新故事》。
剧组要给坐轮椅的田成仁配替身,老爷子直接拄着拐杖站起来。
"我腿不行,但台词比小年轻记得牢!"
有场夜戏拍到凌晨三点,他硬是把20页剧本全背下来了。
这个为了拍戏,可以天天守在片场的老头,却拒绝了所有的广告代言。
2009年,有药厂开价120万请他拍广告。他一口回绝。
"我演了一辈子农民,不能骗农民买药。"
在片场,田成仁把盒饭里的鸡腿分给场务,"小伙子多吃点,你们干活累。"
自己却啃馒头就咸菜,说"这样才像过日子"。
去世前,田成仁对老伴曹会苹说,"给我放段《篱笆》的磁带吧。"
当录音机里响起"枣花啊..."时,他笑着闭上了眼。
这是他对妻子最浪漫的告别。
妻子曹会苹,当年也是文工团的演员。
两人自从认识,到相恋,结婚,都非常低调。
他们一起携手走过几十年,相互陪伴,一直到白发苍苍。
田成仁的儿子,也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和天赋。。
大儿子田芒是一名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小儿子田二喜奔波在话剧舞台,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
有网友统计,田成仁一生饰演过47次农民。
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次的走路姿势,都不一样。
《暖春》里是拖着脚的疲惫,《篱笆》里是叉着腰的倔强。
所谓演技,就是把生命掰碎了喂给角色。
当94版《三国演义》剧组重聚时,陆树铭(关羽扮演者)提到。
"当年,田成仁老爷子九十多岁还自己配音。"
去年《暖春》重播,弹幕飘过一行字,"爷爷,现在换我们养你了。"
或许最好的纪念,就是记住把一生都献给角色的老人。
在田成仁心中,演戏是自己的本分,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