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星本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浪漫,但当粉丝的真心被当成“二手货”转卖,偶像团队的冷漠回应更让这
追星本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浪漫,但当粉丝的真心被当成“二手货”转卖,偶像团队的冷漠回应更让这
场关系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生意”。
最近,演员曾黎团队因“粉丝礼物被倒卖”事件深陷舆论风暴。
从最初的沉默到后来的强硬甩锅,这场危机公关不仅没能平息怒火,反而让粉丝彻底寒心,甚至被网友嘲讽为“灾难级操作”。
事情起因是一位名叫“十三”的粉丝发现自己2024年11月亲手制作的定制徽章,竟被挂在闲鱼上标价88元出售。
更讽刺的是,这个价格还暗含曾黎的生日数字,仿佛在嘲笑粉丝的用心。
卖家主页充斥着曾黎的推广产品,甚至还有未拆封的粉丝信件,而IP地址恰好与曾黎工作室所在地吻合。
粉丝质问卖家“老板是否知情”,对方只回了一句“随缘”,态度轻蔑得让人心寒。
愤怒的“十三”多次联系曾黎工作室讨说法,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无人回应。
忍无可忍之下,她选择公开事件并宣布脱粉。
这一举动迅速引爆网络,网友纷纷质疑:“明星团队是不是把粉丝当提款机?”
面对舆论压力,曾黎工作室终于发声明,称是“某员工私自所为”,已开除并报警,强调曾黎“毫不知情”。
但这份声明不仅没平息争议,反而火上浇油。
格式错误、措辞敷衍,甚至把“传媒”写成“传煤”,被嘲“连道歉都这么不专业”。
更离谱的是,一个月后,事件迎来戏剧性反转。
粉丝“十三”竟手写致歉信,承认自己“损害了曾黎名誉权”。
而曾黎本人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抱抱你,五一快乐”,粉丝则回复“缘分已尽”。
这一幕让围观者彻底无语:明明是受害者,怎么反倒成了“加害者”?
工作室不反思管理漏洞,反而让粉丝道歉,这种“倒打一耙”的操作,彻底激怒了路人。
有网友犀利评论:“原来‘人淡如菊’的人设,意思是把粉丝的真心碾碎换钱,还能装得云淡风轻。”
纵观整场风波,曾黎团队犯了几大致命错误:
第一,反应迟钝,粉丝多次沟通却装聋作哑,错过最佳回应时机;
第二,甩锅员工,把责任全推给“临时工”,却回避核心问题,礼物为何能轻易流入市场?
第三,威胁粉丝,不解决矛盾反而报警施压,最后逼得受害者道歉,彻底寒了粉丝的心。
第四,态度傲慢,从声明错别字到曾黎那句不痛不痒的“抱抱”,处处透着敷衍。
这场闹剧背后,暴露的不仅是明星团队的管理混乱,更是整个娱乐圈对粉丝心意的漠视。
粉丝省吃俭用准备的礼物,转头就被挂上二手平台;粉丝维权,反被扣上“损害名誉”的帽子。
当追星变成一场单方面的“情感剥削”,谁还敢相信所谓的“双向奔赴”?
或许正如网友所说:“明星和粉丝之间,哪有什么真心?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曾黎团队的这次公关灾难,给所有明星提了个醒:粉丝的爱不是无底洞,消耗完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来源:涅槃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