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后来,三人渐行渐远,各奔东西。2005年8月,高秀敏离开之后,“铁三角”正式不复存在。
“他咋拐了呢?”
《卖拐》,成了高秀敏、赵本山、范伟这个“铁三角”最经典的作品。
但后来,三人渐行渐远,各奔东西。2005年8月,高秀敏离开之后,“铁三角”正式不复存在。
而如今,高秀敏已经离开整整20年的时间了。她的女儿过着怎样的生活,她又曾经留下什么样的爱恨情愁呢?
2005年8月18日,一个噩耗突然来袭。著名的小品女王高秀敏,因为心脏病在家中身亡。
一时之间,赵本山、范伟的明星纷纷前来吊唁,曾经的“铁三角”,也终于以这样一种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式,再度重聚。
当年,在何庆魁的优秀剧本之下,高秀敏的喜剧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被赵本山一眼看中。
就这样,他们加入了赵本山的喜剧团队,甚至还倾力合作,打造出了《红高粱模特队》这样的经典作品。
之后赵本山在排练《老拜年》这个小品的时候,高秀敏为他推荐了范伟,这也是铁三角的第一次邂逅。
可惜的是,当时范伟名不见经传,因此并没能够成功地和赵本山产生合作。
一直到1995年的时候,赵本山才第一次和范伟合作了小品《牛大叔提干》。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铁三角正式成立,他们三个成为了春晚上密不可分的组合,也成为了春晚上的常客。
他们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但合作却没能持续几年,最终还是走向了分崩离析。
或许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匀,又或许是因为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分歧,三个人后来一直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直到高秀敏率先离开春晚的舞台,铁三角之名也就慢慢地变得不复存在。
高秀敏去世后那一年的春晚舞台上,赵本山虽然和范围依然合作表演了小品《功夫》,但是效果却显然不如预期。
这或许也成为了赵本山和范伟分道扬镳的导火索,范伟索性也在那一年,离开了春晚的舞台。
之后,范伟便开始在演艺道路上一路狂奔,比起一个喜剧人,他似乎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
而赵本山也同样开始忙活自己的事业,并且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一帮徒弟,“赵家班”也由此崛起。
可以说,2005年高秀敏的葬礼上,是这对铁三角的最后一次相聚。
他们因为高秀敏而聚到一起,最终也因为高秀敏的去世而彻底“劳燕分飞”。
在这场葬礼上,除了赵本山、范伟等人十分悲痛以外,一直和高秀敏处于同居状态的何庆魁,同样悲痛欲绝。
就在10天之前,何庆魁的大儿子,因为车祸离世。还没从丧子之痛当中走出来的他,又再度经历了“缪斯”的离世。
短短10天之内,他经历了人生的两次巨大悲痛,何庆魁受不住打击,几乎在灵堂上哭晕了过去。
反倒是高秀敏的女儿李萱继承了母亲的遗志,不但强撑着完成了母亲的葬礼,还能在母亲去世之后,代替母亲完成全国巡演。
如今,高秀敏去世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她的女儿,也和演员刘大为组建的家庭,还在母亲去世后两年,拥有了自己的儿子。
作为血脉相传的人,李萱显然才是那个真正最懂自己母亲的人。
她每年都会给母亲扫墓,经常翻看母亲的作品,靠着曾经留下的照片,回忆旧日的时光。
她从来都没有忘记母亲,而她的母亲如果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女儿生活的如此幸福,想必也会十分安慰。
在喜剧这条道路上,高秀敏显然是有天赋的。
但从底层女性成为“喜剧女王”,这一路走来也并不容易。
1959年,出生于吉林省普通家庭里的高秀敏,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她从小就特别喜欢跟着收音机里的二人转唱的咿咿呀呀。
15岁那年,她就加入了家乡当地的一个二人转剧团,时常跟着团队一起前往县城演出。
那可以说是高秀敏的文艺启蒙,也让她在1977年的时候,成功地成为了厂宣传队的一员。
这在当时当然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甚至堪称是一份铁饭碗。
但是,宣传队的资源就那么多,显然并不能够给高秀敏带来更好的发展。
哪怕是结了婚有了孩子,高秀敏心里的那颗文艺梦想,从来没有熄灭。
她四处寻找机会,想要让自己真正的进入一个艺术团工作。
终于,在1982年的时候,她成功地被扶余是民间艺术团录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演员。
这是一个来自基层的艺术团,平时的表演,也是经常要往乡下跑。
所以,高秀敏没有被限制在舞台上,哪怕是乡下的田地,哪怕是一处平坦的高台,都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
那个机会,是高秀敏千方百计求来的,因此哪怕十分辛苦,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她的努力加上天赋,让她在27岁那一年就已经成为了国家二级演员,也成为了一个艺术团的业务团长。
有了话语权之后的高秀敏,逐渐可以开始演自己想演的东西,甚至成为其她人的伯乐。
何庆魁和高秀敏那段感情,可以说是所有人最津津乐道的谈资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在产生暧昧情愫的时候,都是已婚的身份。
高秀敏在1977年的时候,就已经结了婚。那个时候的她拥有了宣传队的稳定工作,因此在父母的安排下开始相亲。
在乡下那种地方,高秀敏哪怕并不愿意早早结婚,但是也依然在父母观念的逼迫下,乖乖和丈夫李云起,成了婚。
婚后,高秀敏也是按部就班的拥有了自己的女儿。加入民间艺术团,也是女儿慢慢长大之后的事情。
她在自己27岁那一年成为了艺术团的业务团长,也遇上了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男人,何庆魁。
那个时候的何庆魁已经39岁了,是个怀才不遇的编剧。
无意间在菜市场看到写剧本的何庆魁,高秀敏站在身后盯了他许久。
她发现何庆魁十分有才华,写出的剧本也是言之有物。
她那个时候在团里已经有了话语权,于是便建议何庆魁给剧团投稿,只要通过了就能给何庆魁稿费。
无论是出于生计,还是为了完成梦想,这次机会对于何庆魁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
在经过无数次打磨之后,何庆魁完成了《两枚戒指》这个剧本,并且把它交给了高秀敏。
一开始团里的不少人还觉得,一个在菜市场卖菜的人写不出好剧本。
但偏偏高秀敏看到了这个剧本的价值,并且坚持将作品搬上了舞台。
这个作品大获成功,高秀敏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何庆魁也终于让别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才华。
就这样,高秀敏和何庆魁之间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多。
她不仅仅是何庆魁的伯乐,更是成为了何庆魁灵感的“缪斯”。
随着两人越走越近,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也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逐渐变得更加暧昧,虽然因为已婚的身份不能更进一步但是外界却已经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绯闻”。
后来,高秀敏离婚了,何庆魁也选择抛弃自己的发妻,和高秀敏住到了一起。
只是,何庆魁并没能够如愿地和妻子张艳茹离婚,三个人一直保持着十分诡异而又和谐的相处方式。
一直到高秀敏去世之后,何庆魁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妻子的身边。
只能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他们的感情或许没有错,但是却伤害了太多的人。
来源:章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