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卓举报33家公司偷税:从舞弊者到吹哨人,谁在纵容明星特权?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9 18:01 2

摘要:"今天,我选择站出来!"——当这句话从曾因高考舞弊案跌入谷底的仝卓口中喊出时,整个舆论场炸开了锅。一个自身背负污点的艺人,为何突然化身"税务吹哨人"?这场看似荒诞的举报背后,撕开了娱乐圈怎样的遮羞布?

"今天,我选择站出来!"——当这句话从曾因高考舞弊案跌入谷底的仝卓口中喊出时,整个舆论场炸开了锅。一个自身背负污点的艺人,为何突然化身"税务吹哨人"?这场看似荒诞的举报背后,撕开了娱乐圈怎样的遮羞布?

一、仝卓的"自毁式"举报:赎罪还是博弈?

2020年,仝卓在直播中自曝篡改往届生身份参加高考的丑闻,直接导致21名公职人员被处理,本人学历作废、事业尽毁。如今他高调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提交的材料显示这些企业涉嫌通过"阴阳合同"、"工作室避税"等常见手段漏税。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公司多数与其前经纪公司存在股权关联,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或是仝卓与资本方彻底决裂后的"鱼死网破"。

二、明星税务江湖的"三重门"

工作室避税:将个人收入包装成企业经营所得,利用税收洼地政策,将45%个税降至最低3.5%。

阴阳合同:2018年范冰冰案曝光的"大小合同"至今仍是行业潜规则,某制片人透露:"现在明星签合同都自带财务顾问"。

关联交易:通过亲属控股公司转移片酬,某顶流被曝用母亲公司收取天价"咨询费"避税。

据《2023文娱产业税务白皮书》显示,近五年娱乐圈补税总额超200亿,但仍有大量"合法避税"游走灰色地带。

三、谁在豢养"税收特权阶级"?

仝卓举报信中提到"某些势力长期包庇",直指行业生态毒瘤。某税务稽查人员透露:"明星身后往往站着专业财税团队,甚至与地方有税收返还协议。"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为争夺顶流资源,主动帮艺人设计避税方案,形成"明星-资本-平台"利益铁三角。

当郑爽1.6亿天价片酬曝光时,人们才发现:娱乐圈的财富游戏早已超越普通人想象边界。而这次仝卓的举报,无论动机如何,都像一面照妖镜,让藏在水面下的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税收公平是社会的基石,当明星们用片酬买豪宅如买菜时,是否想过农民工的社保还在按最低标准缴纳?这场举报风暴不该止于吃瓜狂欢,更应推动监管利剑斩断整个行业的灰色链条。毕竟,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任何人站在规则之上。

来源:科技大家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