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奖提名遭质疑,一张座位表撕掉娱乐圈遮羞布,网友:流量至上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9 10:02 2

摘要:作为国内五大电影奖之一的华表奖,一直被电影人视为最权威的奖项,尤其是金马、金像辉煌不再,金鸡、百花一再“发大水”的前提下,更显得华表奖含金量之高。

提名备受质疑、获奖作品饱受争议、座次安排尽显“流量至上”……

华表奖发布提名名单后,频频因负面舆论登上热搜,最大的争议集中在提名者王一博和获奖作品《我本是高山》上。

直到完整获奖名单释出,才稍稍挽回一些口碑,不承想一张座位表,直接撕掉娱乐圈最后一块遮羞布。

究竟是怎样的座次安排,竟引起众怒?华表奖的诸多动作,真是要向“流量”看齐吗?

作为国内五大电影奖之一的华表奖,一直被电影人视为最权威的奖项,尤其是金马、金像辉煌不再,金鸡、百花一再“发大水”的前提下,更显得华表奖含金量之高。

从本届华表奖的提名名单来看,大部分获得提名的电影人和作品,都称得上实至名归。

可少部分提名者和提名作品,却让华表奖险些被贴上“水奖”标签。

引发最大争议的,当属凭借《热烈》提名影帝的王一博,且不说他资历尚浅,提名作品深度也不够,就凭他在电影中的表现,占据一个提名席位,实在难以服众。

在过去两年里,大量实力派男演员,都交出了引以为傲的作品,与王一博一同提名金鸡影帝的演员中,不乏资历深厚、表演出色的演员,没想到华表奖连提名都没给。

由于金鸡奖将影后颁给了同样备受质疑的年轻演员李庚希,所以观众最担心的,就是华表奖为了鼓励年轻演员,“刻意”将影帝奖杯送到王一博手中。

别说获奖了,王一博拿到提名之后,就有情绪激动的观众表示,这份名单仿佛是针对张译的“羞辱仪式”,让他陷入“输了丢人,赢了也不光彩”的窘境。

至于提名作品,最令观众无法接受的,便是海清的“冲奖”之作《我本是高山》,这部作品宣传时,大家都惊叹海清的扮相和表演,甚至有不少影视博主觉得“稳了”。

没想到电影上映后,口碑急速反转,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骂声,口碑更是被同样以“张桂梅”为原型的《山花烂漫时》碾压,评分平台至今没有开分。

这部作品获得提名就已经够“炸裂”了,结果还顺利拿走一座奖杯,海清的心愿倒是完成了,但她根本不敢宣传,因为一定会挨骂!

除了提名备受争议外,华表奖内场的座次安排,也被质疑是“向流量看齐”,因为部分座位安排,的确很不合理。

坐在第一排的演员,大部分都兼具实力和票房,就应该坐在首排,这就显得“王俊凯”“王一博”“吴磊”这三个名字格外突兀。

作为本届华表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者之一,王一博坐在第一排可以理解,可王俊凯既没有个人提名,也不是实力派,更没有百亿票房,坐在第一排的确难以服众,吴磊更不必说。

反观王宝强,不仅有实力、有奖项、有地位,还是当之无愧的百亿票房影帝,自导自演的《八角笼中》也获得了提名,座位却被安排在第二排,难怪观众替他感到不值。

除了王宝强之外,唐国强的座位也令观众摸不着头脑,以他的实力和地位,坐在第一排根本不为过,没想到却跟张凯丽和倪萍一起坐在第三排。

更令人震惊的是,郭帆、董润年和乌尔善三位导演,居然坐在第四排,是全场嘉宾中,位置最靠后的存在,难怪观众质疑华表奖的座位是按“流量”来排。

有不少号称“知情人士”的网友爆料,称唐国强和倪萍往后坐,是因为不想太高调,毕竟他们没有提名作品,也不需要曝光度,就把露脸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了。

最靠后的几位导演亦是如此,他们既不会给华表奖带来流量,也不需要华表奖给他们镜头,低调地坐在最后一排,反而能远离是非,未尝不是一个“好座位”。

从国内主流奖项近几年的提名和获奖情况来看,两岸三地都“有意”给年轻人机会,上届金像影后被90后女演员余香凝摘下,上届金鸡奖影后则是被00后女演员李庚希拿下。

备受争议的年轻演员王一博,更是两次提名金鸡影帝,华表奖仅有的两个影帝提名,他也凭借《热烈》占据一席,被观众质疑是得到了主流奖项的“特别照顾”。

在华表奖的后采中,顺利拿到影帝奖杯的张译,明确指出中国电影需要“年轻的力量”,支持中国电影的大多是年轻观众,年轻电影人早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

其实,给年轻电影人机会没有错,但最终还是要看实力够不够,如果为了鼓励年轻电影人,就丢掉原本的标准,给予“特别照顾”的话,实在没有必要。

近几年的演员个人票房中,年轻流量演员的数据的确更“好看”,一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粉丝支持,二是因为他们更容易拿到班底不错的好项目,机会明显比非头部中年演员多。

既然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已经占据这么多优势,更应该好好打磨自己的演技,奖项终究要靠实力去争,而不是等着别人“让”,只有提升实力,才能稳稳接住前辈递来的接力棒。

其实,主流奖项可以适当地给年轻演员一些提名机会,正如张译所说,中国电影的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一代的力量”,他们也需要鼓励、认可和嘉奖。

可人到中年的“张译们”能一再获奖,恰恰证明了年轻演员把握不住机会,拿奖也好,改变观众刻板印象也罢,对年轻演员来说,都是“道阻且长”。

最后,新老演员之间的交替,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曾经的花旦和小生们,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拿奖,留给年轻演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若再不拿出真本事,迟早成为“弃子”。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王一博现象:从赛车场夺魁到华表奖提名,也折射年轻人多元热爱的时代新貌》

封面新闻:《“心疼贾玲” 沈腾王一博等角逐影帝……第37届金鸡奖提名引热议》

来源:何止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