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借命而生》大结局,确信陆川神仙难救,但他并不冤枉!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29 07:12 1

摘要:先说句公道话,陆川这个人,该骂还是得骂,他是这部剧的导演兼编剧,负主要责任……接下来,没什么好多说的了,继续专心聊聊剧吧。

原创 亡心言己言心亡 亡心言己

2025年04月24日 03:37河南

亡心言己

有无数个夜里想要藏进电视剧或小说里,唯独不愿呆在这个世界里。

3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先说句公道话,陆川这个人,该骂还是得骂,他是这部剧的导演兼编剧,负主要责任……接下来,没什么好多说的了,继续专心聊聊剧吧。

刚开播三集的时候,我觉得这剧冲个7分说不定有戏,现在的话,我觉得拿个及格分可能都够呛。一方面是因为后面的剧情确实垮,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导演陆川的风评,两相叠加,大概率是没什么救了。

这部剧至少有三个硬伤。

第一个硬伤:剧情把控不到位。

《借命而生》的每一集都取了一个小标题,可能是为了刻意契合标题的缘故,单集时长被搞得乱七八糟、毫无定性,一会30分钟,一会40分钟,一会又50分钟……

如果搞不出来13集的剧情,就拍短一点好不好?何必打肿脸充胖子?有心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虚胖。每集开头都要来段回忆杀的混剪,还要有大量的空镜头,与其相信那是导演对人物情感的特殊表达形式,不如接受那就是时长注水的拙劣手段。

那些既不指向最后真相,又与主旨表达、刻画人物无关的内容,与废戏有什么区别?拍它干嘛?杜湘东与刘芬芳的感情线书写,不能说毫无意义,但除了增加杜湘东个人命运的悲情色彩,还有更多价值吗?

处理方式也相对低级,原可以用来更多地反映杜湘东被徐文国案裹挟半生的人生际遇,结果只是给刘芬芳草草安排了一个死亡的结局,煽情太过直接,显得刻意。中间还要加上杜湘东失忆、被隔离审查的桥段,有什么意义呢?还是单纯地为了感情线服务呗……

第二个硬伤:剧情跨度大,逻辑难以自洽。

可能是觉得前面剧情交代差不多了,中间也没什么发展和过渡了,就直接是从郑三闯那威逼出了刘广才,然后刘广才直接认罪,再然后就是多年后用刘广才留下的证据指证了唐尧鑫父子。

哪怕加一句“指纹对比结果与刘广才相符”,也不会显得刘广才认罪认得太过草率。而且似乎也很难搞清楚刘广才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蠢?明明留了一手,却不用来保障自己女儿的后半生无忧,反而差一点让女儿沦落到孤儿院去。

也就是说,他忙活半天,自己和家人都没落到好,杀人是为了唐尧鑫,留证据是为了徐文国,纯工具人呀……

徐文国这个角色也是莫名其妙,最后眼看着自己斗不过唐尧鑫了,居然跑去自杀?哪怕是他开着那辆皇冠车去撞死唐尧鑫,也比自杀更具合理性。至于说他用自杀来打动孙永红,也是荒唐至极,他还能预知未来不成?除了孙永红和刘广才的女儿,谁又能知道她们手里有证据?

更离谱的是,最后实名举报那段,杜湘东和徐文国怎么突然就有官商勾结的证据了?想收工下班的心已经按耐不住了,是吧?反正这流程观众都熟,一笔带过就行……

第三个硬伤: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很浅。

这部剧肯定是想像《漫长的季节》一样书写个人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能为力,但说服力/表现力严重不足呀。

徐文国和姚斌彬命运悲剧的起因又不是下岗,与工厂改制的关系可以说是绕了好几个弯,说是九曲十八弯也不为过。杜湘东半生命运的纠缠也只是因为徐文国案,这种坚持探究真相的故事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不具备时代性。

寻根究底或许是具备一些时代性的,比如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与体制紧紧绑定,比如警校毕业高材生却被分配到了大山里当狱警,比如不建全的司法体系导致了冤假错案,比如工厂改制期间国有资产的侵占……

但这些内容在主线剧情中几乎沦为背景板,并没有强有力地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以及人生际遇的荒诞和无奈。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方面表现力的缺失,所以最后用来打动观众的方式就只剩下拙劣的刻意煽情,比如大虾米的牺牲,比如刘芬芳的一尸两命……

这样的演员阵容,再加上鲁迅文学奖获奖原著打底的剧本,结果拍成这个鬼样子……陆川的风评,神仙难救了!

《借命而生》开播首评被“打脸”

来源:一只翼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