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8日,演员刘美含因闲置市集售卖假货事件引发舆论风波。这场以“传递爱意与美好”为初衷的公益活动,因商品真伪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折射出明星跨界商业与公益结合模式下的深层信任危机。
2025年4月28日,演员刘美含因闲置市集售卖假货事件引发舆论风波。这场以“传递爱意与美好”为初衷的公益活动,因商品真伪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折射出明星跨界商业与公益结合模式下的深层信任危机。
事件溯源:从“闲置流通计划”到假货风波
4月25日至27日,刘美含在北京发起“闲置流通计划2.2市集”,活动宣称汇聚2000余件二手奢侈品及设计师服饰,门票收入及部分销售所得将捐赠给“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
然而,活动首日即有网友爆料,在市集购入的MIUMIU针织衫和LV背包经鉴定为假货。据消费者描述,涉事商品存在品牌标签异常、做工粗糙等问题,而市集方最初以“明星光环”隐含正品保证,导致消费者放松警惕。
面对质疑,刘美含团队回应称,假货源于“朋友提供的闲置物品”,因补货量大导致审核疏漏,并承诺赔偿购买费用及交通成本。然而,这一解释未能完全平息争议。有网友指出,市集管理存在多重漏洞:商品定价虚高、现场体验混乱,甚至出现明星本人缺席下午场的情况,质疑其“借公益之名行商业之实”。
刘美含的“闲置流通计划”并非孤立案例。近年来,明星二手市集蔚然成风,从吴昕的“闲置衣物拍卖”到沈梦辰的“二手奢侈品专场”,明星效应成为流量变现的新赛道。
来源:八卦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