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3日的上海车展,原本是科技与工业的秀场,却因一位穿花棉袄、举卤鹅的重庆网红“卤鹅哥”闯入大众视野。
2025年4月23日的上海车展,原本是科技与工业的秀场,却因一位穿花棉袄、举卤鹅的重庆网红“卤鹅哥”闯入大众视野。
他冲着360创始人周鸿祎高喊“我是你粉丝”,试图将一条油亮的鹅腿塞到对方手中,却被保安阻拦,双方拉扯近20秒。
周鸿祎最终以“别抹油”“重庆再见”的幽默回应化解尴尬。
但这场荒诞的“投喂”,却意外撕开了互联网大佬与流量网红的社交边界,也让网友调侃:“红衣连陌生人的水都不喝,怎么会吃你的鹅?”
卤鹅哥的“投喂行为艺术”并非首次。
此前他因五次投喂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红,不仅带火家乡荣昌卤鹅,还获得政府嘉奖。
但这次在上海车展,他的热情却翻了车。
现场视频显示,卤鹅哥举着鹅腿突破保安防线,反复强调“我是追随甲亢哥的粉丝”,试图与周鸿祎搭肩攀谈,甚至宣称要“让荣昌卤鹅走向世界”。
周鸿祎始终未接鹅腿,礼貌地说:“我去重庆再拜访你好吗?”
这番回应背后藏着周鸿祎的社交原则。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斗士”,他常年面对公众关注,对陌生人的戒备早已刻入本能。
网友翻出旧事。
2024年4月25日,刚好是一年前,巧了也是车展。周鸿祎白天还生龙活虎,晚上突然病倒,甚至严重到手指抽不出血。
他晒出自己指端肿胀的照片,学医的网友一样看出这就是典型的“杵状指”。
巧合的是,白天周鸿祎刚喝了一瓶陌生女子送的水。结果当天晚上就发病了。
当天晚上周鸿祎病情凶险,一度十分虚弱。
这样的生死经历,连外人看着都胆战心惊,更何况他本人。
所以这次,刚好事发一年,又刚好是在车展上,突然有人冲出来要往他嘴里塞鹅腿,怎么可能不紧张!
尽管真相未明,但这次车展事件中,他婉拒卤鹅的姿态恰好印证了网友的猜想——“红衣大叔”的谨慎,是多年江湖历练的生存智慧。
如果说卤鹅哥的投喂是草根网红的流量狂欢,周鸿祎的社交故事则更像一部互联网大佬的“破圈”实验。
2024年底,他公开吐槽微信好友超限的烦恼:每天上百条添加请求,让他不得不随机删人,甚至因此被二手车商质疑“摆架子”。
这一窘境竟促成微信推出“单向删除检测”功能,连李雪琴加他好友时都调侃:“周总现在不用纠结删谁了吧?”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网络安全教父还曾跨界出演短剧。
2024年11月,周鸿祎在社交平台自曝参演创业题材短剧,直言“为了公司宣传豁出去了”。
剧中他本色出演科技大佬,与演员对戏时频出金句:“网络安全就像短剧,得让观众看得懂又放心。”
尽管网友笑称他“演技僵硬”,但这场尝试却收获超千万播放量,甚至引发“企业家IP化”的行业讨论。
回看周鸿祎的社交图谱,始终贯穿着一条“安全红线”。
面对卤鹅哥的突袭,他握手致谢却拒收食物。
处理微信好友时,用技术手段解决人情难题,就连拍短剧也坚持“只演符合身份的角色”。
这种边界感,与其说是冷漠,不如说是历经商海沉浮后的自我保护。
早年在与腾讯的“3Q大战”中,周鸿祎便以强硬作风闻名,甚至被称作“互联网斗士”。
而如今面对流量网红的热情,他展现出的却是另一种柔韧——既不摆架子冷处理,也不为话题度无底线配合。
正如他在车展后的回应:“没觉得自己被冒犯,但安全是底线。”
这种态度,恰好击中了当代社交的痛点:当流量成为硬通货,如何既保持开放又不失分寸?
有网友调侃:“建议卤鹅哥下次改送真空包装卤鹅。”
卤鹅哥在道歉视频中坦言:“我只想让更多人知道家乡味道。”
然而这个事后道歉并没有获得广泛谅解。
自以为是的“成功套路”,一旦用错了场合和对象,就变成了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必然会遭到流量反噬。
一个带着市井的莽撞,一个带着精英的克制,二者碰撞恰似当下社交场的缩影:流量经济催生的狂热,与传统秩序维护的冷静持续博弈。
值得玩味的是,周鸿祎并未全盘否定卤鹅哥。
他在后续回应中表示:“听说他在宣传家乡,我完全理解。”
这种包容,或许源自他自身的转型体验:从网络安全大佬到短剧演员,他同样在探索流量与价值的平衡点。
从车展闹剧到微信好友,从短剧片场到直播镜头,周鸿祎的社交故事始终在解构一个命题:如何在聚光灯下既做真实的自己,又不被流量反噬?
答案或许藏在他那句随口调侃里:“安全的人,连喝水都要看生产日期。”
来源: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