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期零过去之后,迎来星期一;上完两天班,竟然才到周二,打工人如同堕入噩梦循环。
星期零过去之后,迎来星期一;上完两天班,竟然才到周二,打工人如同堕入噩梦循环。
恨工作,又恨找不到工作。大家凭借杀人般的恨意起床,靠着一腔热恨苦熬五一假期降临人间前的这几天。
都老实点吧,别信什么“纯爱战士应声倒地”,这世界的统治规则有且仅有“纯恨战神所向披靡”。
纯爱已蜕化为一种幻象,存在于痴人说梦、单向臆想和商家带货炮制的话术之中。
纯恨,正在跃居现代人类最应该具备的素养第一名。
把纯恨贯彻到底的讨伐型人格,杜绝了讨好型人格的内耗和扭捏,让大量网友忍不住感慨,好想这么刻薄得活一次。
纯恨战士的应援曲 “我祝你堕回地狱,我已经找回了自己”
恨微薄的工资,恨国潮外卖配的液体勺,恨逼得人直犯厌蠢症的网友,恨忘关共享单车导致被扣六块钱;
恨消费主义、恨爹味说教,恨打不死的蟑螂,恨上不了的岸,恨被当成工具人,恨卫衣勒脖子,恨这地球怎么还不毁灭......
@柴柴憨憨
十年饮冰,难凉热恨。
真正的勇士,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质后,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恨,绝不认输、毫不妥协地恨下去——
一款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情绪稳定。
01
纯爱不流行了
纯恨才是顶配人设
面对网上的“想分手又舍不得贴”“要不要原谅npy贴”“失恋半年走不出来贴”,纯恨战士看得满头问号,“你们爱来爱去是真的还是演的”。
纯爱或许有一定的表演属性,真正喜欢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沉浸在浓烈情感中的状态。
纯恨可演不了一点,不掺杂一点水分,是真的恨到牙痒痒,恨到失去表情管理、需要喝降火中药调理。
与此同时,纯恨又比纯嫉战士多了正大光明的坦荡感,比纯丧多了带有攻击性的活人感。
洗心革面加入“恨门” ,才算是真正地践行了自由平等博恨的信条:
自由去恨让你觉得不自由的碳基硅基硫基氨基物种吧,平等地去恨让你不顺眼不顺心的万事万物吧。
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家为什么纷纷遁入“恨门”,这是一种彪悍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恨比爱长久,不少网友已经达到了能在简历上写“有着20多年恨人经验”的高水平。
从小恨到大,流水的人生阶段和所处环境,铁打的狠习惯——无所顾忌地恨。
爱需要时时养护,恨意就像撒一把种子,什么都用管就可以野火烧不尽。
上小学时讨厌喜欢打小报告的同学,初中时看不惯拿破坏课堂记录来耍酷的混小子;
高中时候想赏那些刚考完就讨论答案的人一记白眼,大学时候听到卷王的名字都烦。
恨开卷考试,也恨闭卷考试;恨学不懂的高等数学,也恨安排在早八的水课;恨宿舍条件太差,也恨食堂太难吃。
又是一年一度写论文的季节,以前有“致谢文学”,现在成了“致恨文学”。
上班之后更是开启强力模式,干一行恨一行,无差别扫射所有岗位。
甭管是静安寺女子监狱的广告界白领、降薪的香港中环金融男,还是月入三千小城上班族,每一个都拥有着十足的“生恨”驱动力。
看似职场环境、行业前景不同,但殊途同归,解释权归自己所有,恨意是不容置疑的。
不管动作多忙,说人坏话的功夫必须有。
所有脑袋能晃出水声的领导,正在被恨着。
买了五杯咖啡却发现有六个领导,高情商人有各种办法把场面搞圆,“恨门中人”想泼所有人。
浓浓的恨意会均匀地洒向使绊子的组员、故意卡流程的隔壁部门的同职级员工、老板指哪打哪儿的HR。
所有人雨露均沾,甭想让普通打工人在领窝囊费的同事赔笑脸。
恨门人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会爱上同事领导,没有暗恋只有想暗杀,都在天堂还差不多。
天生就有爱人的能力,现在已沦为最恶毒的诅咒。随时随地看人不爽的恨人能力,才是不少人修炼的方向。
没办法,纯恨战士的忍耐力就是很低,不愿意为他人降低底线,也就很难被一段关系束缚住。
每当看到让大家评评理、要不要继续在一起的帖子,战士们甩下一句“怪不得我没对象呢,原来你们谈的都是这种”,潇洒离场。
时时刻刻要报备又查岗的蠢男人笨女人,出轨、家暴、抠门、谎话连篇,一件件一桩桩都触犯了战士的逆鳞。
公共场合随地大小摸的一巴掌,拎不清的恋爱脑两巴掌,玩弄别人感情的三巴掌,骗人钱财的更是降龙十八掌。
鲁迅一百年前就把答案给我们了,要勇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
以为的crush其实是rubbish,这种情节在讨坏型人这里属于科幻片。
有资深人士传授经验道,“第一次见面是0分,然后开始扣分”。
挑别人的刺是人生乐趣,上头是不存在的,只会发生总有一天会到来的下头。
动心?确实动了,不过动的是杀心。
有人在任何APP上都能处对象,恨门用户则是在任何APP上都能跟人骂起来,每天翻的白眼比热恋期情侣亲的嘴还多。
倒也不是说纯恨只会让关系走向覆灭,运用得当的话将是高效催化剂。
科学研究发现,一块蛐蛐人可以使两个人关系升温。
纯恨战士之间的友谊,因为“共同的敌人”而异常紧密。
再宅家的“老鼠人”,也抵挡不住出门聚一起交换情报的诱惑,交朋友交的就是一起骂不绝口。
02
恨让人变得高能量
快成精神氮泵了
纵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报复行为,但恨意一起,人的精神头和那股劲儿就来了。
上班之后几乎所有情绪都淡淡的,爱咋咋滴、管我啥事、那就算了,成为护身符。
只有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厌恶,还保有最浓醇的原初滋味,不会随着少年心气的磨损而衰竭。
两眼一睁,刻薄一生。毁灭地球的蓝键拿筋膜枪摁,996不上厕所不吃饭地摁。
爱可能平地起高楼,但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恨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倾泻恨意的具体事物。
可能是职场小人、是公放短视频的室友、是踩雷的网红餐厅,也可能是五一机票买完之后发现价格大跳水、梅雨季晾不干衣服、追的明星塌房了。
@一只学霸
这样一来,人活着的目标感很强,心里的冷箭都有地方射,跟反派一样坚定。
并且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绝不内耗只想把力气用在外耗上。
不装了,直接承认“我的确是那种看到讨厌的人过得不好就会笑出声的坏b”。
进阶版本不仅自己笑,还要转发给朋友一块加大嘲讽力度。
上网搜论文、找学习资料的年轻人效率极低,容易被纷繁的网络世界分了心。
但如果想知道的是讨厌的人的近况的话,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堪比福尔摩斯+列文虎克。
视奸可以说是“恨门”的入门级功课了,掌握之后逐步精通,能串联起关于这个被讨厌的人的人际宇宙。
有网友相当烦ta的前同事,靠着一腔恨意展开信息检索工作,不仅得知了对方新公司的待遇,还顺藤摸瓜摸出了前同事现男友前女友的本硕学校和社交账号。
一番看似没有意义的操作下来,网友爽了,“有种一切尽收眼底的幕后主使感”。
@辣鼻小象
被恨意包裹后,也可能浇灌出一朵昂扬的花,就像《黑暗荣耀》里的文东恩。
网上不乏“恨意驱动着自我提升”的分享,要比讨厌的人成绩好,要摆脱让人下坠的烂环境,要跟自己痛恨的结构性困境对抗。
大家看着看着品出一丝燃的味道,不能把世界让给自己讨厌的人。
据说,入了恨门之后,感知力和执行力会变强,会很反感边界感被入侵、主体性被削弱,因此格外擅长对有毒关系的“斩立决”。
恨对象把自己当情绪血包、消耗自身能量,那就火速分手,沉迷成本不参与决策。
恨爸妈控制欲太强,那就努力做到经济独立,用自己不恨的方式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脸皮薄年轻人不会应对的场面,讨坏高手也应对自如。
之前有网友面对不断推销的美发店店员,生猛来一句“你啰嗦了”,获得百万赞。
恨进行语言暴力的驾校教练,恨洒了餐装作不知道的外卖员,恨偷偷多切一大块的驴打滚商贩,在纯恨战士这里恨就完事了,收起会被人利用的善意和礼貌。
有人觉得“纯恨战士”很有人格张力和吸引力,他们会笃定地表态,而不是呈现出一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态度。
就像阿特伍德在《猫眼》里形容的,仇恨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
他们不担心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太容易被冒犯了,绝不降低自己的标准,确信自己的判断。
某种程度上说,配得感很高,是互联网顶配人设。
03
把自己也恨进去
就得不偿失了
“恨文化”愈发壮大、不再小众,在互联网上已经能独当一面。
mean感拉满的表情包出了一波又一波,AI做的HelloKitty厌班梦核风照片成为新晋头像大户。
讨好型人格想变成讨伐型人格,不够温和的服务忌语被加入“锻炼口才”的自我改造计划。
讨好型人格被建议复诵
由此来解压、找寻内心平衡倒也无可指摘,毕竟没有对他人造成恶劣影响。
不过,当这种负面情绪的抒发和表达大量在网络阵地发生时,有时会产生一些变形、变质的文化现象。
有人利用“恨文化”起号,编造令人血压飙升的故事,引来大批负面评论。
也有人语带自豪地分享“干过最纯恨的事”,夹杂了知三当三、暴力、动私刑等元素。
浸润在充满戾气的网络环境中,释放的不友好气息让理性交流空间收窄。
刻薄和尖锐在通货膨胀,随处可见的评论是,尊重祝福你们锁死、等你老了保健品卖给你、厌蠢了。
可能想走一阵见血的调侃路线,但力度拿捏失当,针对具体人事物的独立思考让位于扁平化纯恨梗的输出。
而最反噬的一种影响是,没有激发创造力的愤怒可能会让人陷在过剩的负面情绪里。
有些网友自嘲“最恨的其实是自己”,对外界的恨意连本带利地投射回了自己身上。
人生就是一首长恨歌,骂骂咧咧又勤勤恳恳的一生里,恨是还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指望和变好的动力。
纯恨战士这个概念的重心或许应该放在后两个字,战斗让纯恨不再停留在情绪层面。
而是延伸到身边小气候的改变、对自我需求的真正关照,以及在自我接纳前提下的努力。
总要恨点儿什么,才能显出那些值得爱的东西的可贵。
坦荡地爱和恨,好过对所有冲自己来的东西都“好好好”地接下。
那不是老好人,那是在把本属于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
用每一种情绪反应,为自己期待中的世界投票的权利。
来源:小鱼视频娱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