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二封”华表影帝:演技封神还是“批发影帝”时代来临?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8 15:30 3

摘要:当张译第二次捧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杯时,台下的掌声里或许藏着几分微妙的情绪。毕竟,上一次他拿华表影帝(2023年《我和我的祖国》)时,自己都心虚地承认“戏份少,占了大便宜”。而这一次,《三大队》里的刑警程兵,终于让他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奖属于原型人物和所有

当张译第二次捧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杯时,台下的掌声里或许藏着几分微妙的情绪。毕竟,上一次他拿华表影帝(2023年《我和我的祖国》)时,自己都心虚地承认“戏份少,占了大便宜”。而这一次,《三大队》里的刑警程兵,终于让他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奖属于原型人物和所有主创!”

不得不说,张译的演技确实能打——从《士兵突击》的史今班长到《狂飙》的安欣,再到《三大队》里执拗追凶的警察,他的表演细腻到能让观众忘记他是张译,只记得角色本身。华表奖评委这次终于不用被网友吐槽“是不是只看主旋律滤镜”了,毕竟《三大队》的“伪纪录片”风格和克制的表演,确实配得上“教科书级别”的评价。

但问题来了:当张译成为华表奖历史上首位“二封”影帝,甚至完成金鸡、百花、华表“大满贯”时,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一个“演技派垄断奖项”的时代?

领完奖后,张译突然宣布“暂时息影”,理由很文艺:“演到自己烦自己了,要去大街上隐藏身份生活”。这话听起来像极了学霸考完试说“我根本没复习”——可仔细一想,他这两年确实高产到离谱:《满江红》《他是谁》《三大队》《第二十条》……观众还没从安欣的阴影里走出来,就又被他按在电影院哭了一轮。

更讽刺的是,这次华表奖影帝提名只有两个人:张译和王一博。一个是演技派标杆,一个是流量转型新秀。结果毫无悬念,但网友却吵翻了——有人觉得“张译赢王一博算什么本事”,也有人吐槽“华表奖是不是凑不齐第三个提名了?”

而张译的“息影宣言”更是耐人寻味:“演员不能离开生活,不然就是纸上谈兵。”可问题是,他这些年演的不是警察就是军人,角色同质化到网友调侃“张译的戏路:穿制服、皱眉、奔跑、流泪”。到底是生活体验不够,还是制片方只敢找他演“安全牌”角色?

华表奖作为“政府奖”,向来偏爱主旋律和现实主义题材。张译的获奖,某种程度上是“正确角色+正确演技+正确时机”的必然结果。但当一个奖项反复颁给同一个人,是否也暴露了行业的新人乏力?

更荒诞的是,张译一边拿奖拿到手软,一边还要面对“戏霸”“轧戏”的争议。业内夸他“谦逊踏实”,观众却开始审美疲劳——这像极了娱乐圈的黑色幽默:你越努力,越成功,就越容易成为靶子。

或许,张译真正的“演技巅峰”,不是塑造了多少角色,而是如何在奖项和口碑的钢丝上保持平衡。至于华表奖?下次不如直接改名叫“张译杯”——反正他也快凑齐“三封”了。

来源:流星鱼遨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