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锐评:以电影之名,赴美好春天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8 06:22 2

摘要:春风有信,光影正浓。4月27日,“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数百位影人齐聚青岛,共赴海风与星光交织的电影盛会,于青岛这座世界“电影之都”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荣耀时刻。

春风有信,光影正浓。4月27日,“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数百位影人齐聚青岛,共赴海风与星光交织的电影盛会,于青岛这座世界“电影之都”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荣耀时刻。

这个春天,注定镌刻于中国影史。伴随着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一场由光影交织的文旅盛宴,正为城市发展带来无尽活力。漫步青岛海滨,海风与胶片共频,浪潮与银幕共振:跨越星河的“流浪之旅”再度从东方影都开启,浩荡的神话史诗照进藏马山“西岐城”,百年里院“有余里”流淌着市井生活的温情……从科幻未来到烟火寻常,从天然取景地到影视梦工厂,当电影遇见“电影之都”,胶片上每一个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的镜头,都为游客“跟着电影去旅游”绘制着令人向往的地图。

光影纵横,再看青岛。作为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青岛与中国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她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与追求,更与华表奖记录时代精神、引领艺术创新的使命不谋而合。在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多元语境下,当华表奖迎来“青岛时间”,青岛也迎来了文化能级跃升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崭新契机。

让电影成为文旅发展的关键“催化剂”,离不开以知名电影IP为引擎,实现从电影“热映”到城市“热游”,为文旅消费提供多元载体。电影通过细腻的角色塑造和光影叙事引发观众情感投射,与当前文旅消费的“情绪价值”新赛道深度契合。青岛的碧海蓝天留下了《风云儿女》里的岁月激荡,红瓦绿树间珍藏着《送你一朵小红花》传递的爱与勇气,走向世界的东方影都见证了《流浪地球》《封神》等中国式大片的诞生,围绕这些电影IP,从价值内涵挖掘、文旅场景搭建、运营模式创新等多维度切入,构建从内容、体验到消费的完整链条,助力不同年龄段游客融入电影叙事。既着眼于提取电影中的标志性场景、台词提升文旅打卡地知名度,也着力于运用现代科技复刻电影经典场景,开发沉浸式剧场、电影主题旅拍、科技互动展览等新产品,在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电影从生活而来,构筑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让电影文化真正走进日常,可以有效激发城市潜在旅游吸引力。从1905到2025,一个多世纪的光影交织,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日新月异。颁奖活动前后,一系列“电影+文旅”活动线上线下举办,拓展了青岛以电影“流量”拓展文旅“增量”的新范式,带来对影旅融合跨行业、跨部门深度协同的新思考。比如,青岛可以深化“文博+电影”,打造流动的电影博物馆,积极推动博物馆、图书馆、城市书房、电影院等举办相关展览和活动,开发文创产品;发力“交通+电影”,结合全国首辆“4D+AI”数字电车亮相中山路历史街区,以电影为主题打造不同的“时空穿梭”之旅。旅游旺季,探索开通串联影视打卡地的光影主题公交线路;拓展“公园+电影”模式,举办城市公园电影季,策划露天电影放映等活动,联动音乐节、咖啡节,让光影魅力重塑城市空间品质。

电影对城市的浸润无处不在,放大电影节会长尾效应,锻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光影之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文旅发展能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衡量世界“电影之都”时有着严格的国际标准,包括与电影相关的重要设施、电影节经验、各类电影遗产、国际层面电影合作等,这些既是青岛宝贵的财富,也是青岛夯实电影全产业链生态,走向世界电影名城的发力方向。事实上,恰是“硬核”的底气支撑,让“电影之都”愈发可亲可近。以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举办为契机,结合“五一”假期出游高峰,青岛充分延伸华表奖长尾热度,持续策划推出“跟着华表游青岛”“青岛电影地标打卡”等主题活动,创新推出华表奖保留场馆打卡、明星同款观摩路线等文旅产品,向市民游客全方位展现青岛电影文化魅力,促进文旅消费,激发产业活力。假期未至,市场先热,各大商圈街区、景区景点、餐饮住宿处处繁荣热闹、人流涌动,折射着城市发展的澎湃生机。

“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从中国电影120周年出发,当承载着百年梦想的光束投向这片热土,青岛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以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广邀海内外游客走入世界“电影之都”的斑斓画卷,融入光影、大海、啤酒、帆船、音乐乃至于几乎所有美好事物汇成的交响,与中国电影共赴壮阔征程,创新书写面向未来的城市文化旅游新篇章。(观海新闻评论员)

责任编辑:程雪涵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