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刚:成名后把岳父岳母接到豪宅伺候,却让亲生父母去郊区种地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19:53 3

摘要:刘和刚,这个名字在国内乐坛尤其是民歌圈里挺响亮的。他是个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来的男高音歌唱家,靠着一嗓子深情又嘹亮的歌声打动了无数人。特别是那首《父亲》,唱得不少人眼眶都湿了。他的故事听着挺励志,从小地方一步步走到央视春晚的大舞台,背后是苦日子磨出来的坚持。不过,

刘和刚,这个名字在国内乐坛尤其是民歌圈里挺响亮的。他是个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来的男高音歌唱家,靠着一嗓子深情又嘹亮的歌声打动了无数人。特别是那首《父亲》,唱得不少人眼眶都湿了。他的故事听着挺励志,从小地方一步步走到央视春晚的大舞台,背后是苦日子磨出来的坚持。不过,他成名之后对家人的安排却让不少人议论纷纷——把岳父岳母接到北京的豪宅住着,却让亲生父母跑到郊区去种地。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看看刘和刚到底是怎么想的。

刘和刚1977年11月26日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永勤乡的一个小村子。那地方偏得很,家里条件也差得不行。他爸叫刘磁溪,妈叫伊艳芹,俩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地过日子。一年到头忙活下来,收入也就300块钱左右,搁现在想想,那日子真是紧巴巴的。不过家里虽然穷,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心一点没少。刘和刚小时候就喜欢唱歌,他妈没事就哼点民歌,他爸在田里干活也能吼两嗓子。这种环境下,刘和刚对音乐的兴趣算是从小就埋下了种子。

他经常在村头的大树下扯着嗓子唱,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靠唱歌走出大山,改变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日子。1992年,15岁的刘和刚考上了黑龙江艺术学校,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可学费7000块对这个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他爸四处借钱,乡里乡亲也凑了点,才勉强把这钱给补上。学费是解决了,可他爸为了多干活养家,累得够呛,开拖拉机时还两次出了事故,丢了两根手指。这事儿对刘和刚触动特别大,他心里暗下决心,得好好学,将来出人头地,不能让爸妈白受这份罪。

1997年,他又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2001年进了空政歌舞团。2003年,他第一次上了央视春晚,算是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他。真正让他火起来的,是2006年在青歌赛上唱的那首《父亲》,拿了金奖,从此名声大噪。这一路走来,刘和刚吃了多少苦,外人可能想象不到,但他始终没忘自己当初的念头——用音乐改变家庭的命。

刘和刚成名之后,手头宽裕了,生活也变了样。他在北京买了豪宅,把岳父岳母接过来住,还给安排得挺舒坦。可他亲生爸妈呢,却被他弄到北京郊区去种地。这事儿一传开,网上议论就炸了锅。有人说他“忘本”,觉得怎么能厚此薄彼,把岳父母伺候得跟大爷似的,却让自己爸妈去干农活;也有人替他说话,说这背后肯定有原因,不能光看表面就下结论。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刘和刚偏心眼儿,而是跟两家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有关系。他爸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种了一辈子地,习惯了田间地头的生活。突然把他们接到北京城里的大房子里住,他们压根儿待不惯。城市里空气没那么好,生活节奏也快,老两口住了一段时间,身体反而出了毛病。后来医生建议,老人家得有点劳动量,还得呼吸新鲜空气,对健康才好。刘和刚琢磨了一下,觉得爸妈回农村种地其实是最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他在郊区租了块地,让爸妈住那儿,平时种种地,过得也踏实。

反过来,他岳父岳母是城里人,早就习惯了城市生活,住豪宅对他们来说一点问题没有,反而觉得挺自在。刘和刚这么安排,其实是想让两边老人都过得舒服,而不是瞎显摆或者偏袒谁。这么一看,他这决定还真不是没道理,至少考虑到了老人的实际需求。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波折。两家老人毕竟生活背景差得挺远,观念上难免有冲突。比如他爸妈可能觉得城里人讲究太多,岳父岳母可能觉得农村人做事太糙,偶尔有点小摩擦也在所难免。刘和刚和他老婆战扬也没少费心思,靠着耐心沟通慢慢把这些矛盾给平了。

2012年,战扬生了一对龙凤胎,家里多了两个小家伙,气氛也热闹了不少。两边老人看着孙子孙女,心里那点疙瘩也就慢慢化开了。刘和刚这边事业上也没停下,继续上春晚,搞公益,名气越来越大。可惜2015年,他爸刘磁溪因为生病去世了,这对他打击不小。他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特别后悔没多陪陪爸妈,也更珍惜跟妈相处的时间。现在他妈还住在郊区的小屋里,日子过得挺安稳。

刘和刚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光靠他自己拼,还得有家人的支持。他爸妈早年那份苦,他心里一直记着。成名之后,他也没忘回报家人,只不过方式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有人觉得孝顺就得把爸妈接到城里享福,可刘和刚觉得,孝顺不是非得千篇一律,关键得看爸妈自己想要啥。他妈现在还愿意种地,他就尊重这个选择,没强求老人家非得住豪宅。

事业上,他忙得脚不沾地,但家里的事也没落下。他老婆战扬管家挺有一套,俩人配合得不错,把一大家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现在他儿女也开始显出点音乐天赋,家里气氛挺温馨。刘和刚自己也说过,成功不只是自己牛逼,还得有家人在背后撑着。他这人看着挺实在,没啥花架子,干啥都带着点农村人的那股朴实劲儿。

刘和刚这事儿传出去之后,网上评价两极分化挺严重。有人觉得他重岳父母轻爸妈,说他发达了就忘了本;也有人觉得他这安排挺接地气,没硬逼着爸妈过他们不习惯的日子。说实话,这事儿咋看还真得看你站什么角度。要是从传统观念出发,可能觉得他应该把爸妈也接城里住,毕竟谁不想让爹妈享福呢。可要是换个思路,他爸妈在郊区种地,未必就不是一种幸福,至少他们自己乐意。

这争议背后,其实也能看出点社会现象。现在不少农村出来的孩子发达了,都想把爸妈接到城里,可老人家不一定适应得了。城市生活听着好,可对一辈子种地的人来说,未必真合适。刘和刚这做法,至少说明他没一味追求面子,而是实打实考虑了爸妈的感受。

刘和刚这人,从农村小子到全国知名的歌唱家,路走得不容易。他成名后对家人的安排,虽然招了不少议论,但细想想,也挺有他自己的逻辑。孝顺这东西,不是非得按一个模子来,能让家人过得舒心,比啥都强。他用自己的方式,平衡了事业和家庭,既没忘了爸妈的付出,也没亏待岳父岳母。

这故事听着挺接地气,也挺值得琢磨。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背后得有家人的支持。他爸当年为了供他上学,累得丢了手指,这份恩情他一直记着。成名之后,他也没飘,尽量让家人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说白了,刘和刚这人挺实在,干啥都带着点人情味儿。

总的来说,刘和刚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这趟路,拼搏重要,但别忘了家里的根。怎么对家人好,不是看别人咋说,而是得看他们自己咋想。他这做法可能不完美,但至少用心了,也算是个不错的榜样吧。

来源:历史系小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