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里,疯与不疯都有人间悲欢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7 17:29 3

摘要:因为它所诉说的奇谈故事,在许多有相关医学背景的人看来,只发生在极少数精神病人身上,甚至在他们身上也只是那么灵光一现。

大约十来年前吧,国内流行过一本奇奇怪怪的书,《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它说是“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但也因此遭遇巨大争议。

因为它所诉说的奇谈故事,在许多有相关医学背景的人看来,只发生在极少数精神病人身上,甚至在他们身上也只是那么灵光一现。

占据他们生活大部分时间的,是沉默与淡漠。

于是这本书也被许多人视为虚构小说。

我当作都市怪谈来看,又时时觉得,天才不在左,天才在书里,疯子不知 道在不在右,但我这样的白 痴在书外,他们瑰丽的世界才是天才的头脑与真实的交相辉映。

后来,[星际穿越]上映,五维空间的叠影倏地在我眼前烟花一样炸开,我却想到几年前,《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里的那篇《四维虫子》:

绝对四维生物在精神病少年的耳边低语,说人类只是一种相对的四维生物,他们每个时间点的动作都同时在绝对四维生物的眼前发生,以致于人类看起来像层层叠叠蠕动的虫子。

那一刻,那些曾经的奇谈,突然闪烁出一丝带着狡黠的真实感。

这种案例,国外也有类似一桩,那或许更奇情更挑动神经——小李子多年来想要拍成电影的《24个比利》

这本奇书在2023年被拍成剧集《拥挤的房间》,汤姆·霍兰德主演,但影响,远不比当年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例和其后堪称炸翻出版界的原著。

书名中的“比利”犯下骇人听闻的凶暴罪案,然而,在抽丝剥茧之后,人们却发现比利在经历了悲惨童年后,为自我保护,身体里分裂出了24个人格。

这些人格有的说南斯拉夫语,有的标准英音;有的精通化学,有的会空手道……主人格对于罪案浑然不知。

一时舆论大哗,为比利辩护的、说他是为逃避罪责编造故事的皆有之。

但我的心却留在结尾几副绝望的空棺材。

比利一再被社会驱逐后,人格之一戴维建造了一个“死亡之地”,那些已经心如死灰的老人格已经在棺材边等死,年纪尚小的还在等待转机。

而在外部世界,人们能从比利这里得到的,往往只有沉默。

这一刻的悲伤没有任何奇情色彩,它是普通人都会为之痛哭的悲伤。

关于精神病人的故事,或许始于奇观,但终须落回人间。

所以当[阳光照耀青春里]以一种千头万绪、并不利落甚至有点拖沓纷乱的样貌出现在大银幕上,那种拼命拉扯“正常”与“不正常”的温柔,还是让人觉得珍贵。

它当然必须有奇观,它有突然红光闪烁、震耳欲聋如地府摇滚乐一般的天旋地转,也有平地出现的森林,有幻想中的七个小矮人,有可以被视作“疯狂”的一切。

但它却把更大、更重心的篇幅放在了再平常不过的感情上。

以主人公何立为来说,他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但他要的也只是一个公平。

他创作出游戏,却因为他有精神病,而被公司抹去了著作权。

他要争的,也就是这么个平常人都应该得到的公平。

有人无法接受父亲离世,一直相信他还在,一直想逃出春天里精神康复病院,回家找爸爸;

也有人一直躲在春天里,逃避因为酗酒而致女儿死亡的事实。

[阳光照耀青春里]最好的一点,是它弥平了所谓“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的距离。

那些本来可能会流于猎奇的,都变成了俗世寻常而深刻的情感。

这其中尤其以挣脱不掉的“被困住”的感觉最强烈。

春天里的病友们,要公平、要爱、要自由,却只能被困在一个孤独隔绝、没有这一切的牢笼里。

这种感觉,在所谓人人都是孤岛的世界里并不罕见。

不同的是,俗世所谓的正常人,会选择忍气吞声,罢了,不要了;

而春天里的他们不怕头破血流,他们要,就是要,近乎偏执地要。

何立为到被盖章认定为“正常”的时候,眼前还是有幻觉。

他一边看着自己幻想中的朋友“骆驼”,一边无奈地说没有骆驼,骆驼就是他自己。

我想起小时候误打误撞被大人们带去精神病疗养院探望一个远房亲戚。

那些穿着病号服的病人有的对着柱子好像念念有词,有的转着圈,好像他们被困在一个结界里,但更多的人是在并不大的院子里来回散步。

大人们说,亲戚的老婆跟人跑了,他去找,反而被打了一顿,打完就疯了。

但那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他,端端正正地坐着,条理分明地对着带我来的大人说,他已经完全好了,很想回家,请帮他跟医院办手续,让他回家,正常到像在表演正常。

银幕上存在又不存在的骆驼,突然和这段童年记忆交叠,什么正常,什么不正常,都消散了。

那个网络表情包说得对,“人哪有不疯的”,大家都只是假装正常而已。

奇观也随之消散了,只剩平时被我们克制住的、而春天里的他们没克制住的心魔。

因为最终落回人间,因为弥合了“正常”与“不正常”间的距离,[阳光照耀春天里]变成了一个平视视角、普通人与之深深共鸣的故事。

他们是孤独的异类,我们也是。

[阳光照耀春天里]让人觉得,我们之间,所差的也只是一个病理判断。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看到了他的时间。”

而电影,本来也是一个用镜头重新看世界的过程。

当它足够平视,用足够的爱心去看它所拍摄的人,也就是共享了他们的时 间。

疯或不疯,都不奇怪,只是背后各藏一段人间悲欢。

来源:看电影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