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短剧刺客”上演“图穷匕首见”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27 16:59 2

摘要:铺垫少、反转多、爽点密集……近年来,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0分钟左右不等的网络微短剧走红出圈,持续受到观众追捧。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对微短剧的态度都是一边“吐槽”一边“上头”,更有网友直呼自己遇到了“短剧刺客”。

铺垫少、反转多、爽点密集……近年来,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0分钟左右不等的网络微短剧走红出圈,持续受到观众追捧。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对微短剧的态度都是一边“吐槽”一边“上头”,更有网友直呼自己遇到了“短剧刺客”。

所谓“短剧刺客”,背后暗藏着不良的商业逻辑。在微短剧从业者蒋越看来,观众为微短剧付费,是为了追求“爽感”和“解压”。然而,部分微短剧却利用观众这种心理,设置陷阱。平台通常将第一次付费解锁剧集的金额设定为9.9元这样的小金额,轻易就能让观众“破防”。当观众看到后面,想要继续观看后续剧情时,付费价格便会大幅提高。随着观众投入的金额越来越多,沉没成本也不断累积,此时即便察觉到问题,也会因不想浪费之前的付出而选择继续付费,逐渐陷入一种“沉迷”。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小田在帮助公公用手机操作交费时,偶然发现其消费记录中有多笔39.9元、49.9元等金额类似的交易。仔细一看,这些都是在微短剧上的消费。小田算过,几年下来,公公在微短剧上的花费累计达数万元。其中,仅2024年12月一个月的时间里,老人就消费了两千多元。而小田的公公不是什么有钱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从“短剧刺客”的手段来看,其实他们上演的“图穷匕首见”。先让你沉迷,再慢慢收割,最后来个“一剑锁喉”“一招毙命”,从既有报道来看,有的老人仅仅看短剧的钱都能达到10多万,可谓耗尽了养老钱。“短剧刺客”是时候被法律刺杀和斩首了。

要治理“短剧刺客”,法律必须成为有力的“匕首”和“长剑”。一方面,法律应作为“匕首”,精准地刺向“短剧刺客”这种不正当经营行为。相关部门应出台明确且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微短剧的付费模式、内容审核等方面做出细致规定。对于那些故意通过诱导消费、设置高价付费关卡等手段欺骗观众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不敢轻易试探法律的红线。另一方面,法律要成为“长剑”,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不仅仅是打击当下的“短剧刺客”现象,更要预防类似问题在未来再次出现。

观众要具备“防刺”意识,在享受微短剧带来的“爽感”同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被诱惑冲昏头脑。监管要“拔刺”,要加强对微短剧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对不良商家形成震慑。

“短剧刺客”是一种短视行为,做生意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来源:评底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