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合影暴露咖位,陈佩斯成小透明,朱时茂靠边,C位无人敢争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15:28 6

摘要: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张闭幕式的合影照片将演艺圈的“咖位”暴露无遗。

文|南风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张闭幕式的合影照片将演艺圈的“咖位”暴露无遗。

陈佩斯、朱时茂等资深演员只能“靠边站”,而田华以“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的身份稳居C位,无人相争。

这是对田华老师80余年演艺生涯的肯定,也是对“德艺双馨”这一最高评价的生动诠释。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最令人动容的时刻,莫过于97岁高龄的田华荣获终身成就奖的瞬间。

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坐着轮椅缓缓登台的时候,全场起立致敬,掌声经久不息。

她说自己一辈子都扎根在生活里,表演是为了人们服务。

也觉得自己只是做好了分内的事而已,却没想到能得到人民如此的肯定。

她表示如果人民有需要,她也愿意继续为中国电影多做点事。

田华老师的获奖感言简短而又朴实无华,同时又铿锵有力、感人至深,引得台下有人偷偷擦起了眼角。

而组委会精心准备的惊喜环节,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曾经在电影《党的女儿》中饰演田华女儿的“小妞”沈竞华突然现身舞台。

面对这位66年未曾谋面的“女儿”,田华难掩心中的激动,连连呼唤“小妞,小妞”。

沈竞华更是哽咽着回应道:“很想您”。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重逢,便是对田华艺术生命力的最好证明。

之后,陈佩斯和朱时茂等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华老师的敬意。

他们回忆着曾经到田华老师家蹭饭,回忆着田华老师对于他们的夸奖和鼓励,也回忆着犯错后田华老师的批评和指导。

这两个在艺术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演员,在面对田华老师时,就像是第一次见到偶像时的孩子一样,激动到说话都结巴起来。

最后的合影环节,陈佩斯朱时茂等资深演员自觉地站到了一边,将主位留给了田华老师。

这是一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对于伟大之人的尊重,一种对于高尚人格的不由自主的敬佩。

那是中国电影界集体赋予田华的最高礼遇。

斐然的艺术成就

田华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礼遇,与她斐然的艺术成就脱不开干系。

1941年左右,十三四岁的田华就开始参与到了反扫荡斗争中。

她没有力气扛枪,就进行文化和艺术的学习,用文艺演出和喊话等活动,对侵略者进行反抗。

年仅16岁,她就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那时候在抗敌剧社的生活,让她得到了斗争的锻炼和艺术的熏陶,很快她就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艺术工作者,用自己的表演为战士带去勇气和信心。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把歌剧《白毛女》搬上了银幕,22岁的田华被选中扮演女主角“喜儿”。

这是她第一次登上大银幕,却创造了中国影史上最经典的形象之一。

从小的农村生活,加上十几年的反抗斗争,让她深刻理解了贫苦农民的生活状态。

她将这种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便有了几十年经久不衰的“喜儿”。

而这种“扎根生活”的表演理念,也成为了田华一生的艺术信条。

1958年,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中又塑造了另一个经典形象——党员李玉梅。

这个角色奠定了她作为“红色演员”的代表地位,也成为了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精神符号。

值得一提的是,田华并非简单地将角色脸谱化,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致观察,融合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展现出了李玉梅作为女性的柔情以及作为党员的坚毅之间的复杂张力。

这种表演上的突破,使得《党的女儿》超越了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任务,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此后,田华相继出演了《碧海丹心》《白求恩大夫》等多部影片,还凭借《法庭内外》获得了第一届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毫无疑问,她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东方女性新形象。

但只有舞台上的光鲜,并不足以让田华获得“终身成就奖”,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干净而又坚强的灵魂。

2008年,这位80多岁的老艺术家本应该安享晚年,却不曾想命运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先是她的小儿媳被查出乳腺癌,接着小儿子也患上了肝癌。

正当一家人全力救治病人的时候,她的二儿媳也确诊乳腺癌,一年后她的丈夫苏凡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很难想象,短短5年内四位亲人相继患癌,即便是正当壮年也难以接受,更何况一位耄耋老人?

但是田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努力工作,赚钱养家。

按理来说,依照田华的名气,她随随便便就能获得无穷的“利”,根本不需要再工作。

就比如曾经有厂家邀请她拍摄一条广告,一出口代言费就高达200万。

可她果断拒绝,她不愿意用自己的身份去赚钱,她说那样既对不起观众,也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

有人说她只是图名而已,拒绝广告只是为了装清高。

可她所说的身份,并不是指自己“演员”的身份,而是16岁开始便一直伴随着她的“党员”身份

她宁可一直住在破旧的房子里,也不愿意亵渎胸前的党徽。

这种对于信念的坚守,是贯穿了田华的日常生活的。

就像曾经她参加金鸡奖颁奖典礼时,专程吩咐家人退掉了商务座的火车票,把费用一分不差地寄回给影协。

就像她即便自己连草莓都舍不得买,却在捐款赈灾时眼都不眨一下

就像她已经白发苍苍,依旧频繁出现于各大公益演出的现场

田华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几十年如一日,表里如一,从未改变。

那是她对于人民大众期待的回馈,对于心中崇高信仰的坚守。

也正是这种将生命苦难升华为艺术养分的态度,才使她的表演始终保持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结语

这位老艺术家的C位不是靠公关运作或者资本博弈得来的,而是中国电影界对她一生艺术奉献的自然致敬。

这种地位是建立在无数经典角色之上的,是以高尚人格为基础的。

尽管娱乐圈看起来太过浮躁,但仍然还有人在追求着真正的艺术,践行着无悔的人生。

部分参考资料: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 “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央视新闻

每一个她都了不起!“2024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揭晓——中国妇女

党的女儿心向党——记全国道德模范田华——央视网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