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疯了,抢进800亿市场,一番操作只为卖货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10:58 4

摘要:有网友曝光了航空题材短剧《念念向云端》的杀青照,其中,主角们的扮演者正是当下热门短剧演员申浩男和岳雨婷。

01

李佳琦跨界拍短剧

多位颜值助播上阵

李佳琦有没有认真工作,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他的野心,早就不在直播间了。

最近,李佳琦走上了小杨哥、薇娅的老路——跨行做起了短剧。

有网友曝光了航空题材短剧《念念向云端》的杀青照,其中,主角们的扮演者正是当下热门短剧演员申浩男和岳雨婷。

在路透的剧照中,主角身后出现了一群熟悉的面孔,他们正是李佳琦旗下的多位助播,包括思雨、Shea、飞飞,气质颜值毫不逊色,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期待值拉满。

其实,李佳琦试水短剧并不意外。一方面,可以增加旗下主播曝光度,加速IP矩阵化布局,这也是当前头部主播不谋而合的战略共识。

另一方面,李佳琦背后的MCN美腕,对娱乐版图一直是野心勃勃。

去年,李佳琦的助播旺旺参加了真人秀《我家那闺女2024》,庆子参加了综艺《王牌新主播》,李佳琦本人也参加了《披荆斩棘的哥哥4》,带来了不少话题和流量,多次冲上热搜。

李佳琦对短剧领域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至2022年,彼时,李佳琦就与美妆品牌Mistine(蜜丝婷)合作了穿越系列短剧《泰兰德琦遇记》,今年已经更新到了第三季。

戏剧性的反转情节、别具风味的泰式幽默,已经足够吸引眼球,再加上巧妙的产品植入,进一步加强了产品渗透和品牌种草。

近年来,李佳琦直播间一直在培养颜值主播,还推出了“李佳琦男团F4”,这些颜值主播参演短剧,不仅能为短剧带来流量,也能将短剧用户转化成直播粉丝,形成流量闭环,拉动直播间转化率。

在互联网普遍面临流量见顶、增长放缓的当下,一些大主播和MCN选择将短剧视为增量的突破口,李佳琦也是如此。

02

大主播的短剧生意

雷声大雨点小

短剧这门生意,到底好不好做呢?

从宏观层面看,短剧的产业规模和潜力确实不小。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到2027年有望增长至856.5亿元。

当短剧赛道成为流量新宠,平台纷纷布局,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原生平台,到“优爱腾”等长视频巨头,再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无一不在加速布局短剧。

头部主播也相继入局,但这种跨界尝试,更多是流量焦虑下的被动应对,难以形成实质突破。

以"疯狂小杨哥"为例,三只羊去年推出的首部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虽播放量尚可,却因制作粗糙、内容低俗等问题遭遇口碑滑铁卢,最终草草下架。

薇娅背后的谦寻文化,成立了谦萌剧场,去年推出了《替身男友》《我家来了男保姆》等作品,播放量均未突破200万,今年谦萌剧场又更新了两部短剧,依旧播放量不高,与行业爆款有很大的差距。

相比之下,辛选在短剧市场显得更为谨慎,在去年5月底上线欧诗漫品牌定制剧《她似珍珠璀璨》后,就没有再激起水花。

可见,尽管主播们仍在持续尝试短剧,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究其原因,专业壁垒是一大障碍。优质短剧需要成熟的制作体系,而主播团队普遍缺乏短剧创作的基因。

其次,短剧的成功,高度依赖精准投流。据DataEye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30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过460亿元,这一量级远超主播团队的运营能力。相比之下,抖音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用户已突破1.66亿,展现出平台方的绝对优势。

此外,行业监管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今年3月,抖音一口气下架476部低俗短剧,快手清理“伪养生剧情”,小红书封杀“虚假测评剧” 。

李佳琦这次的航空题材短剧,也被民航爱好者指出“空姐制服扣子系错了”“紧急逃生演示全是错的”,在内容和细节层面仍有很大不足 。

目前,短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很清晰:专业内容平台正在建立质量壁垒,监管环境也将日趋严格。

03

短剧不是流量焦虑的万能解药

很多主播都扎堆拍短剧,想靠这波流量再火一把,却暴露了跨界转型的深层困境。

主播们的试水更像是一场“降维实验”,缺乏内容基因的团队、依赖投流的生存法则、以及日益收紧的监管红线,都在警示着我们:短剧并非流量焦虑的万能解药。

外人眼中,短剧或许是艺术的展现,但在内行人看来,它更像是一条流水线生意。

有业内人士透露,短剧追求的标准是“48小时拍完、30天回本”

据悉,李佳琦团队的《念念向云端》从立项到杀青仅用两周,拍摄现场甚至直接使用直播间打光灯补光,导演更是边拍边改剧本,只为植入直播间链接。

这种高效模式的背后,是平台、品牌、MCN机构之间的复杂博弈:平台追求流量,品牌渴望曝光,MCN想将主播升级为“偶像”。

然而,光鲜数据背后,90%的短剧都在亏钱。即使如三只羊、谦寻这样的头部机构,也难逃短剧下架、播放量惨淡的窘境。

对主播而言,与其在陌生赛道试水,不如聚焦电商本质,深耕自身优势——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用户体验升级,这才是应对行业变革的可持续之道。

短剧可以是锦上添花,但绝非雪中送炭。

来源:老高电商俱乐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