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五“摆知”改“谢师”,名利双收,但明显是一步险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09:29 2

摘要:作为相声名家杨少华的公子,在相声圈混了半辈子,古稀之年竟然还没有一个师傅,任谁也想不通。到底是人缘不好,还是自己的不屑?

曾几何时,“杨议拜师”成了网络过不去的梗。

作为相声名家杨少华的公子,在相声圈混了半辈子,古稀之年竟然还没有一个师傅,任谁也想不通。到底是人缘不好,还是自己的不屑?

随着手下口盟弟子越来越多,该给自己找个师父啦,不然咋名正言顺得收徒弟?未有师,先有徒?这不明显地属于未婚先孕吗?难不成要当开山鼻祖?!杨师傅是想方设法的要给自己找一个师父。

问题是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他拜师这事儿越来越难。

为啥?辈分高的老艺人大都离世。

找个辈分低的?那不是开玩笑吗?!

据他自己说,最初他最想拜的老师是常宝华,宝字辈儿,有里儿有面儿。但是人家老常只打哈哈不接话,弄得自己很尴尬。没有办法,只好碰瓷侯宝林,虽说去世了,可毕竟也是宝字辈儿嘛。

碰巧了,侯宝林的二公子侯耀华先生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主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闪身就上。

两人虚情假意,假戏真唱了大半年,侯耀华也没有给他找到一个真正的师父。虽说也到过八宝山陵园拜了神,仍然无济于事。别说杨议自己,就连我等吃瓜群众都看得出,老五被侯二公子给涮了。

两位都借此事博了一波流量不假,但是终究把正剧演成了肥皂剧,看得一干众人大倒胃口。

眼看着剧本没法往下续写,剧情没法往下演的时候,杨议脑洞大开,来了这么一招:“拜师”不成,我就“谢师”。

这一招祭出来,很多人大跌眼镜。你连个师父都没有,拜师都无师可拜,你谢谁?

是谢自己冥想中的那个师父?

要祭天祭地祭鬼神吗?

肥皂剧的特点,就是观众看得无聊,演员演得有趣儿。

谢师这事儿,毫无来由地,一句话就这么定了下来,时间是5月的18号。

看选择的日子,我禁不住感慨,商人就是商人。5.18,寓意“我要发”。

拜师的目的原来不是拜师,谢师目的也不是为了谢师,是故伎重演,是为了赚一波流量,是为了省下“摆知”所需的费用,是为了挣收徒的份子钱。

不是吗?拜师变成了谢师,摆知的各种费用也就不需要了。

未知改成一定,争议改成结论,这路数,高!

你大家都说我没师父,我却摆开了谢师宴,你说没有就没有?有!

除了谢师,还收徒。看这一项安排你就知道了,杨议用的是连环计!

杨议一步完成三级跳,由没师父变成有师父,再由有师父变为收徒,还一下子收了20来个!就这20来个徒弟,不知道要贡献多少拜师礼。杨议会不会收得两手发软,笑得肌肉面瘫。

只是,高运作就意味着高风险。

杨议的这一招,看似高妙,规避了很多原本存在争议的内容,但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为啥?你的拜尸,本身就是一个很具争议的举动,能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社会的承认,以及当事者的首肯,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而是绕过去。藏起来掖起来的结果,并不是原本存在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很有可能在以后关键的时刻,再会被拿出来讨论争论。看似走了捷径的做法,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很多未知的定时与不定时的炸弹,恐怕让自己永远深陷舆论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关于这一点,不知道杨仪有没有思想准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自己拜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急不可耐地收了一二十个徒弟。这就像是做证明题,第一步就没有算明白,第二步骤是有效还是无效?是得分还是零分?如果你是考官,你会怎么来判定这个得分?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每一行也不乏有破规矩的人。但,任何人在破中都要有立,而且还要立得稳。

不然,立起来的,终究是个笑话。

来源:粉墨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