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喜报背后,是国内文娱的倒退…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7 09:25 2

摘要:最近我又无意看到关于“时隔XX天,哪吒重夺当日票房冠军”的新闻,连我这个极少看电影的人,都感觉挺好奇的,一部从年初就定档的片子,为什么会持续上映三个月之久,到现在还在刷新单日票房冠军,

最近我又无意看到关于“时隔XX天,哪吒重夺当日票房冠军”的新闻,连我这个极少看电影的人,都感觉挺好奇的,一部从年初就定档的片子,为什么会持续上映三个月之久,到现在还在刷新单日票房冠军,

仔细思考一下应该不对,按理来说,以前总会有新的好电影顶上去,可现在却没了,到底是哪吒太好看,还是咱们其他电影太差了呢?

不说观感,就拿数据来说,确实电影消费数据总量在萎缩,2019年时中国电影票房还有628亿,结果到了24年只剩下425亿了,减少了足足30%,同期GDP暴增,那么说明电影产业确实是大不如前。

这也和大多人观感相似,回想起这些年,似乎好电影变少了,更多是从短视频上找美日韩的剧情切片

有人可能会说,是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消费者都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所以影视行业倒退了,但问题在于线上也并没有变好的趋势,爱奇艺的营收已经五年不增长,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也是从2021年之后连年下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海外在线视频平台奈飞(netflix)的营收从2021年到现在增长了30%,净利润增长了70%,并且更为惊人的是背后的商业模式似乎和前俩存在天壤之别,

奈飞的付费用户是2.7亿人,只有爱奇艺司付费用户的2.7倍,但奈飞24年净利润高达87亿美金,是爱奇艺利润的82倍,这就让人不得不深思,都是付费用户,咋差距那么大?

表面上和用户消费力的差距有关,因为奈飞主要面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订阅会员每月是15-23刀,国内则普遍是二十到三十块,但更关键的是【内容】导致的差距,

过去随着加强自主可控,我们确实不管在工业上还是文化娱乐上,都处在内循环的大进程当中,

工业尚可以有路可循,模仿借鉴,但问题在于,电影本身,它就和我们之前说的,是和科技创新非常相似的东西,好的电影是稀缺的,它或是耗费巨资做特效,或是绝佳的剧本做内容,

但这种内容毫无疑问都需要前期巨额投入,如果你花大量精力去拍摄一部创新主题的电影,结果发现最后题材触到敏感点,连S核都过不去,几个亿直接打水漂,那么资本自然也就会望而却步,

所以你看现在资本不去玩院线了,而是选择拍短剧,因为短剧审核轻,成本低,易盈利,哪怕他们也知道短剧大多是垃圾,

因此当文艺的东西变成内循环,只能千篇一律的生产不再市场化的内容,那么它就会被消费者抛弃,这时整个影视产业也就会无可避免的走向衰退,淡出居民的视野。

而奈飞面对的市场显然没有那么复杂,它只需无脑做市场化内容,一部剧就能卖全球几十个语言版本,单效极高,成本由全球消费者分摊,相比之下,像《庆余年》这种古偶剧,基本只能国内变现,单效低,加之S查强度高,自然也就缺少好的作品,

来源:思哲与创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