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王蒙走进建校1年的深圳理工大学,演绎共和国的《青春万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05:25 2

摘要:2025年4月23日至24日,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走进深圳理工大学,在青春林里种下蕨木患。蕨木患是外来的古老而神奇的树种,堪称树中大熊猫。这棵树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心成立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和捐赠的,叶型美观、

惊讶又惊喜地读到深圳理工大学官网上一条新闻:《青春万岁》作者王蒙走进了深圳理工,和师生共同演绎“青春万岁”。

2025年4月23日至24日,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走进深圳理工大学,在青春林里种下蕨木患。蕨木患是外来的古老而神奇的树种,堪称树中大熊猫。这棵树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心成立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和捐赠的,叶型美观、树冠优雅,木材坚硬,被称为植物界的“寿星”,极为稀有,目前全国仅有6棵。

王蒙先生说,“人这一辈子过得太有意思了,那人这一生包含了多少层次和维度呢?”他指出:

第一个层次是“活过”,第二个层次——“记住”,第三个层次“分享记忆”。

“第四个层次,”王蒙说,“在文学中不仅有记忆、回忆、倾诉的愿望,而且还可以想象,让生活有了变化的可能性。”

我理解,他说的第四个层次是“艺术升华”。

王蒙先生生于1934年。1945年上了一所平民中学,后于1948年10月至1950年05月,在北京河北中学读书时入党,成为共青团北京市工委干事。

1953年,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时他19岁。小说的部分章节于1957年在《文汇报》《北京日报》上发表。这正是我出生的年份。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好多人认为这是一都五十年代的“老小说”?因为报上发表影响很大。其实正式出书是在1979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一部名著,在报刊选择发表后近30年后才正式出版,这“青春”够“万岁”!

小说写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女生热情洋溢的青春生活。建国伊始,万象更新。这一批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青年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有理想,有热情,对生活积极乐观,“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属于她们的日子。那是火红的年代,浪漫的年代,英雄的年代。

1981年,我在当了5年民办教师后,考入山东师范大学(那时还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五年制函授本科。老师讲王蒙时特别带劲,主要讲《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讲王蒙的被打成右派的来龙去脉。

王蒙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为共和国第一代青年人集体画像,树碑立传。第一次用艺术的形式告诉人们,我们敬爱的党和干部也有缺点。这是划时代的艺术成就。

《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过去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在知识分子中有影响。作品真正走向大众,还是靠了电影《青春万岁》。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由黄蜀芹执导,任冶湘、张闽、梁彦等主演,于1983年上映。

限于农村条件,我并没能够看到这电影。那时我正在本县师范学校民办教师班读书。

1984年中师毕业分到一所地处农村位于田野上的县属农业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

元旦来临,我组织同学们编演“歌伴舞”节目“青春万岁”。五十年代的青春和八十年代的青春“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脉相承。只是当我和我的学生们想重新找回小说的青春活力和诗情画意时,这离小说最初问世已经30年。

那时我27岁,我的学生们学17一18岁,我们被小说和序诗深深感动着。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缨珞,

编织你们。”

我在那所学校工作20年,又回到母校县师范学校时,年近不惑,青春不再,我的学生们也大都已成家立业。但我并没忘记《青春万岁》那蓬勃的青春岁月。

果然是青春万岁!人们更没忘记共和国的青春岁月。2019年9月23日,《青春万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青春万岁跨越国际。2024年7月,《青春万岁》日文版由日本潮出版社出版发行。

“既能回望五千年的文化长河,又能眺望未来的科技潮头;既能在量子世界追寻科学的真理,也能在文学世界触摸文明的厚度——深圳理工大学正以独特的育人方式,在科技与人文的合奏中,奏响属于新时代的“青春万岁”。(录自深圳理工大学官网新闻)

中国最年轻的特大城市当然是深圳。深圳最年轻的大学之一是深圳理工大学,从2018年获开始筹建至今不过7年,从2024年5月30日获教育部批准建校至今不满一年。

深圳本身是个世界级的传奇。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建校15年,成为世界年轻大学(校龄

91岁的“共和国文学长子”王蒙走进建校不满周岁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这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青春万岁!

来源:艺宗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