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杀器”!她差点改写流派历史,凭啥让前辈集体“上头”?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7 08:36 2

摘要:家人们!刷到就是赚到!今天必须给你们扒一个沪剧圈的“传奇狠人”——陈甦萍。她和陈瑜、马莉莉、茅善玉、华雯并称“沪剧五朵金花”,但最让老戏骨们拍案叫绝的,偏偏是这个从工人家庭走出来的姑娘!连沪剧界大佬都盖章认证:“这丫头绝对能开创全新流派!”她到底有多牛?看完你

家人们!刷到就是赚到!今天必须给你们扒一个沪剧圈的“传奇狠人”——陈甦萍。她和陈瑜、马莉莉、茅善玉、华雯并称“沪剧五朵金花”,但最让老戏骨们拍案叫绝的,偏偏是这个从工人家庭走出来的姑娘!连沪剧界大佬都盖章认证:“这丫头绝对能开创全新流派!”她到底有多牛?看完你就知道!

18岁逆袭!普通厂妹闯进沪剧圈

1960年,陈甦萍出生在上海杨浦的工人家庭。她妈妈在街道托儿所上班,家里条件不算富裕,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里的沪剧。没想到这一听,直接给小陈甦萍听“入迷”了!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跟着哼上两句,连邻居都笑她:“这丫头怕是被沪剧勾了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8年,上海各区县沪剧团恢复招生。陈甦萍的音乐老师像发现宝藏一样冲过来:“快去考!你这嗓子天生就是唱沪剧的料!”爸妈也全力支持,凑钱给她买戏服、找唱段。陈甦萍选了《阿必大》里“手弹棉花想想苦”的经典片段,往考场上一站,一亮嗓,直接把考官听愣了——这小丫头,不仅唱得有韵味,眼神里还全是戏!

就这样,18岁的陈甦萍成了长宁沪剧团的随团学员。别人都说区级小团没前途,她却憋着一股劲:“小团怎么了?只要有本事,照样能发光!”

从“小透明”到“顶流”,她凭什么?

随团学员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固定老师教,全靠自己“偷师学艺”:别人排练时,她蹲在角落里默默记动作;演出时,她在后台把前辈的唱腔反复琢磨。好在老天爷赏饭吃,她天生带点沙哑的独特嗓音,唱起沪剧来别有一番风味,再加上拼命三郎的劲儿,很快就在学员里脱颖而出。

进团没几个月,机会来了!剧团排《秋海棠》,领导大胆启用新人,让她演梅宝。这角色和她年龄相仿,陈甦萍直接把生活里的少女感搬进戏里,一颦一笑全是戏,首演就收获满堂彩。紧接着,她又在《魂断蓝桥》里挑大梁,演女主角柳曼芳。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绝望崩溃的妇人,巨大的情绪转变被她拿捏得死死的,台下观众哭得稀里哗啦,散场了还在念叨:“这姑娘以后绝对了不得!”

名气一上来,连丁是娥、石筱英这些沪剧界“泰斗级”人物都坐不住了,亲自跑到剧场看她的戏。1984年青年演员会演,陈甦萍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挑战石筱英的经典剧目《大雷雨》“夫妻会”。石筱英听说后,二话不说坐公交车赶到奉贤,手把手教她:“丫头,眼神要带恨,唱腔得压着情绪!”在大师的指点下,陈甦萍把刘若兰的爱恨情仇演得入木三分,一举拿下全市唯一的红花奖,直接“杀疯”沪剧圈!

演啥像啥!她把角色“焊”在身上

要说陈甦萍有多拼,看她演《歌女飘零》就知道了!这戏女主角要从18岁演到60岁,编导一开始只敢让她演年轻部分:“你才20出头,能懂老太太的苦?”她当场拍胸脯:“给我机会,保证不让你们失望!”

为了演好60岁的老妇人,她天天泡在公园观察老人:看他们佝偻的背怎么弯,听他们说话时嗓子怎么颤,甚至模仿老人拿拐杖的姿势。唱腔上更是下足功夫,把杨派的悲伤、石派的酣畅全揉进自己的风格里。演出那天,前一秒她还是灵动俏皮的少女,下一秒秒变老妪,满脸沧桑、眼神浑浊,台下观众直接看傻了——这哪是演戏?分明就是把角色“焊”在身上了!

后来,她演啥火啥!1995年演《母亲的情怀》,把下岗妈妈的艰难、坚强演得太真实,观众边看边抹泪:“这不就是我隔壁王婶的故事吗?”凭借这个角色,她一举拿下全国戏曲会演优秀表演奖和白玉兰奖,成了沪剧圈的“奖项收割机”。

差点创造新流派!她的野心不止于此

1989年,陈甦萍正式拜入石筱英门下。但她可不是那种只会模仿的“乖学生”,而是把石派、顾派、丁派、杨派的精华全拆了重组,硬生生打磨出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唱腔风格。连邵滨孙这样的老前辈都感叹:“这丫头的戏,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新感觉,假以时日,必成一派!”

2007年,陈甦萍当上长宁沪剧团团长。别人当领导是“保稳”,她偏要“搞事”:带着剧团排《废墟上的爱》《赵一曼》等大戏,场场爆满;《赵一曼》火了之后,她又推出青春版,把机会让给年轻演员:“沪剧要想长盛不衰,得靠年轻人接班!”

从18岁的厂妹到沪剧界“扛把子”,陈甦萍用40多年证明:没有背景又怎样?只要够热爱、够拼命,普通人也能闯出一片天!这样又飒又有实力的沪剧女王,还不赶紧点赞、转发,让更多人见识见识?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