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青岛——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的城市,迎来了中国电影政府奖——华表奖的首度“出京”。
202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青岛——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的城市,迎来了中国电影政府奖——华表奖的首度“出京”。
青岛与电影的渊源颇深,凭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青岛成了中国早期电影活动的重要发生地。1899年,青岛亨利王子饭店建成,专门开辟了音乐厅放映外国电影,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地之一。青岛是中国早期电影史的见证者,也是电影魅力的最早感受者——位于湖北路17号的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被考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场所。
4月25日,《中国电影百廿肖像展》在西海美术馆正式启幕。此次肖像展以艺术家逄小威的120幅经典肖像为媒介,展出作品涵盖谢晋、张艺谋等老一辈电影人,以及新生代导演与演员。以横跨三代的电影面孔,在黄海之滨铺陈一部“视觉化的中国电影史”。
以艺术为纽带,美术馆可以对城市文化基因进行深度回应。作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逄小威以其标志性的“素颜肖像”摄影风格,成为刻画时代文化面孔的标杆性艺术家。他的代表作《电影的面孔》,自中国电影百年起,定格千余位电影人的瞬间,成为中国电影史的重要文献,其原版底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本次展览设置在西海美术馆六号厅,共展出120幅作品,涵盖老中青三代的电影人。本次展览并非通过线性时间展开,反而是以‘Z’字形展墙解构线性通道,以蒙太奇的方式构建中国电影的时空折叠,以120位电影人雀跃、失落、直视的表情和动作,形成了通往特定电影史的通道,观众可以在游走中自主拼凑中国电影120年的地图。”西海美术馆展览部主管杜松桦说道。
自开馆以来,西海美术馆凭借卓越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吸引了《流浪地球2》等众多电影、影视剧、MV剧组及广告杂志前来取景拍摄。这不仅为讲述青岛城市故事提供了新内容,更让大众看到了这座年轻美术馆的生机与潜力,以及它为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
“自2021年8月开馆至今,西海美术馆已经举办了23场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当代艺术展,许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曾在西海美术馆展出,我们也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组织举办过近百场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学术及艺术文化体验活动,充分地发挥了一座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职能”。西海美术馆办公室主任谭虹霖说道。
通讯员:仪博文 编辑:曹梦佳 校对:刘恬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