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饰演的赵飞燕至今被观众称为"教科书级古装美人",佟丽娅版赵飞燕爆红时,论坛上刷屏的却是"赵明明之后再无赵飞燕"。
翻开90年代的影视杂志,总能看到赵明明那张温婉大气的脸庞。
她饰演的赵飞燕至今被观众称为"教科书级古装美人",佟丽娅版赵飞燕爆红时,论坛上刷屏的却是"赵明明之后再无赵飞燕"。
但这位曾经承包挂历封面的国民女神,却在巅峰期突然消失,留给观众一个美丽的谜团。
1970年3月,沈阳铁西区工人家庭迎来了第四个女儿。父母看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幺女,给她取名"明明",希望她活得敞亮明白。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国营厂区长大的满族姑娘,后来会惊艳整个中国荧屏。
赵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三姐一弟挤在筒子楼里生活。
父亲赵师傅在机床厂抡了半辈子扳手,最常对女儿们说的话是:"女孩子学个会计多好,稳稳当当嫁人"。
但赵明明从小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邻居至今记得:80年代电视机还是稀罕物,14岁的她总端着饭盒蹲在厂区活动室门口,就为蹭看《红楼梦》重播。
1988年高考季,18岁的赵明明把吉林艺术学院报名表藏在枕头底下。
放榜那天,父亲看到"表演系录取"几个字,抄起擀面杖就要打断女儿的腿:"戏子是下九流!"最后还是三个姐姐凑钱给她交了学费。
多年后赵明明回忆:"当时火车开动时,我爸还站在站台上吼'有本事别回来',可我知道他偷偷抹眼泪了。"
在吉林艺术学院,赵明明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英宁。这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生,其实是英氏影视家族的公子。
两人在排演话剧时暗生情愫,在那个牵手都要脸红的年代,他们因为当众拥抱被通报批评。教导主任把双方家长叫到学校那天,英宁母亲看着满脸倔强的赵明明,突然笑了:"这姑娘眼神干净,像我年轻时候。"
1992年毕业季,赵明明做了两件大事:带着铺盖卷嫁给了英宁,跟着丈夫北漂住进了英家祖宅的煤棚。
8平米的屋子里,北风裹着煤灰往窗缝里钻,新娘子却满心欢喜:"我们有电饭锅了!"正是这个蜷缩在煤堆旁背台词的少妇,同年主演了央视开年大戏《女人不是月亮》。
剧组在山沟里拍戏时,赵明明每天顶着素颜出镜。有场暴雨戏她连拍7条,高烧39度还在泥地里打滚。导演后来回忆:"她晕倒时怀里还揣着给英宁织的毛衣。"
该剧横扫飞天奖、金鹰奖,22岁的赵明明一夜成名。北京电影厂门口挤满求签名的观众,其中就有王朔的女儿。
1997年拍摄《汉宫飞燕》,成为赵明明事业的分水岭。
身高167cm的她为塑造"掌上舞"效果,每天只吃水煮青菜,体重暴跌至83斤。有场鼓上舞戏拍到第3遍时,她直接晕倒在张铁林怀里。
但比起身体的折磨,更让她心寒的是丈夫的变化——英宁开始频繁"外出采风",连女儿周岁宴都缺席。
千禧年寒冬,赵明明抱着高烧的女儿敲不开英宁的房门。那个在煤棚里发誓要疼她一辈子的男人,此刻正带着新欢在三亚海滩。签离婚协议那天,赵明明把金鹰奖奖杯锁进箱底:"演戏需要全情投入,可我的心已经碎了。"
2013年《我爱我家》剧组重聚,43岁的赵明明素颜出席。记者追问近况,她笑着展示手机屏保:"这是我闺女画的母亲节贺卡。"
如今的她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早上送女儿上学,下午去老年大学教表演课。有学生认出她是"赵飞燕",她总是摆摆手:"那是上辈子的事啦。"
在沈阳老城区,人们常看见赵明明搀着80岁的老父亲遛弯。曾经反对她学表演的赵师傅,现在逢人就显摆:"我闺女可是上过央视的!"当年父女间的裂痕,终于在时光里慢慢愈合。
赵明明说:"现在最开心的,就是给老爸做他爱吃的酸菜炖排骨。"
有人为赵明明可惜,说她本该成为巩俐那样的国际影星。
但看着她在短视频里教网友插花、陪女儿备考研究生,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圆满?
女人的美丽从来不止一种模样。那些惊艳了时光的美人,最终都在生活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来源:娱乐白名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