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结论。这种外观形似兔子耳朵的发髻笼统来讲可称之为“双髻”,双髻是两个发髻的统称,向下区分具体梳妆细节也可称为“百合髻”“交心髻”等,皆为双髻式样,发髻中部留空或交叉展示,为初唐及盛唐流行发式之一。
在古装剧里常能见到这样的兔子发髻,也被网友亲切称为“兔兔造型”,这种发髻有什么来头?为什么女明星们各个都爱它?
先说结论。这种外观形似兔子耳朵的发髻笼统来讲可称之为“双髻”,双髻是两个发髻的统称,向下区分具体梳妆细节也可称为“百合髻”“交心髻”等,皆为双髻式样,发髻中部留空或交叉展示,为初唐及盛唐流行发式之一。
在不少电视剧中能看到它的身影,多搭配唐风汉服使用,如齐胸衫裙使用,体现出一种简约而且活力之感,体现出一种少女气质。
从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记录来看,百合髻是一种贞观年间非常流行的发式:“贞观中,梳归顺髻。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又有愁来髻,又飞髻,又百合髻,作白妆黑眉。”
这种发髻最适合的形象就是甜美风,所以一般年轻女性角色形象搭配这样的造型出现,也让人更好的代入感。另外这种双髻造型看似直立,在唐代造型里常能见到发髻前倾的姿态,则是另一种温婉风格的写照。
交心髻在外观上和百合髻相似,最大的不同是有一缕头发绕髻交叉盘旋,是武周时期及盛唐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发式。
另外还有一些类似兔子的发型,比如上左图的双环垂髻、以及中间不具名的“垂耳兔”造型、右图的夸张双刀髻等等,都是通过两个发髻+不同形状来演绎的,我们现在也可以按照这个公式叠加出无数种发型,所以这些也都是古人在双髻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可以说是灵感十足。
《国色芳华》中玉露之前造型就用了这种双垂发髻,也可猜测,这种“兔子造型”其实可能是双丫髻的一种演变,毕竟在古代少女形象发型中,双髻非常常见,也体现其天真浪漫的一面。
古代女子到成年之后,鬟髻大多会装饰在头顶,更为成熟。在诸多仕女画中,能看到这种发型。比如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鬟髻、螺髻(双螺、单螺)、垂髻到头顶后的成年发髻效果,只是随着形态变化有了更多的发髻名词。所以可以看出,发型变化也是伴随女性成长而变化的。
不同发髻给人营造的气质完全不同,就比如一部影视剧中未婚和婚后造型也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双髻这种发式常见于尚未出阁的女子,以及宫墙内的宫女、侍候左右的侍婢,还有活泼的童仆之间,成为她们日常装扮的一部分,而成年女子一般来说发型会选择单髻等,显得更稳重一些。
在影视剧《无忧渡》中,宋祖儿便是以唐风搭配各类双髻造型,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唐代日常妆发之美。要知道,唐代发髻式样数不胜数,更别说还有很多连名字都没有的发髻。以后看到类似发型,不要再叫“兔兔造型”拉,它们也是有自己名字的哟。
来源:樱桃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