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您的声音》带进社区、乡村、部队,4月23日至24日,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走进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大兴区天宫院街道生物医药基地消防救援站,通过放映让更多市民了解12345热线背后的故事。
北京日报记者 张骜 陈强
把《您的声音》带进社区、乡村、部队,4月23日至24日,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走进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大兴区天宫院街道生物医药基地消防救援站,通过放映让更多市民了解12345热线背后的故事。
影片选取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话务员成长、街道书记工作、接诉即办立法、外国记者调研、应急抢险等7方面内容,通过纪实拍摄手法,再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接诉即办故事。
4月23日上午九点半,在西城区广内街道老墙根党群服务中心里,近三十名居民、社区工作者、街道年轻干部齐聚。电影开始,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不时发出议论。
“这不跟咱们社区改造围栏的事差不多么。”“邻居家空调外机噪音大,就是通过咱们12345热线解决的。”
随着情节展开,人们的共鸣越来越多,看到影片中的案例圆满解决,有的居民鼓起了掌。在广安东里社区住了几十年的刘宏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12345热线给她的印象就是事事有响应,处理得还特别快。不仅帮助居民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还让大伙儿和社区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她告诉记者,早在2022年,她就通过12345热线解决了邻居家空调外机噪音大的问题。当时,她和邻居沟通几次,对方虽然嘴上答应,却迟迟不愿移机,吵得刘宏睡不好觉。拨打12345后,社区工作者当天就陪着她再次上门,经过与对方协商,一周内就解决了问题。
“社区工作者不容易,带着我一起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解决后还回访过几次。”
三年来,刘宏成了社区微信群里的积极分子,发现胡同里缺少公共晾衣空间、有居民违规充电等问题,她都积极向社区反馈。最终,通过社区的党员活动经费、应急经费,添置公共文明晾衣杆、充电箱,实现了未诉先办。
同样,在潭柘寺镇党群服务中心,来自赵家台村、贾沟村、桑峪村等8个村的村民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纷纷表示,影片带有浓厚烟火气,且构思巧妙,热线的原声“让现场感拉得满满的”。
“平时看电影都得去檀谷商圈或者门头沟城区,把这么好的电影带到家门口,太贴心了。”一位村民代表表示。
除了群众,街道、镇、村的干部代表观影后也感触颇深。南辛房村的组织委员王凤云平时就负责接件,她坦言,相互理解、快速反馈,在办件过程中尤为重要。“村民有时候会比较着急,要善于询问、倾听,安抚情绪的同时帮助他们想办法。遇到同类的问题,完成后要总结归纳。”她表示。
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消防救援站站长武世亮表示,消防救援人员日常面对的火警、抢险救援、社会救助等任务,其本质上就是群众最急迫的“声音”。电影中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的情节,令他印象深刻。“近年来,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接警定位、消防站同步监听通话,调派时间大幅缩短。还能利用无人机精准侦察现场,辅助救援决策,提高作战效率。”他说,信息平台还可以向消防救援人员精准推送周边水源、道路、自防自救力量、注意事项等要点。
观看完《您的声音》,大兴区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员王子川也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接诉即办机制与消防监督工作结合,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效能、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实践。接下来,消防监督工作将更加突出社会参与性和实效性,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为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的坚固基石。
今年4月以来,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部队等专场放映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专场放映470余场,3万余人观影。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