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教学”到直播间封禁摘要:4月25日晚,蔡徐坤参与的CT品牌抖音直播间因一场“意外”登上热搜。当晚,蔡徐坤与英国彩妆品牌CT创始人Charlotte Tilbury同框直播时,因创始人全程使用英语交流且翻译不及时,直播间在19:11首次被封,显示“直播异常”。粉丝团随后幽默回应:“En
4月25日晚,蔡徐坤参与的CT品牌抖音直播间因一场“意外”登上热搜。当晚,蔡徐坤与英国彩妆品牌CT创始人Charlotte Tilbury同框直播时,因创始人全程使用英语交流且翻译不及时,直播间在19:11首次被封,显示“直播异常”。粉丝团随后幽默回应:“English太多的原因。”
尽管首次中断后,蔡徐坤单独与主持人继续直播近50分钟,直播间人气不降反升,单场观看人次突破147万,点赞数超3600万,商品链接售罄,品牌更登顶彩妆香水榜TOP1,官抖单日涨粉8万。但第二次中断的“技术故障”疑云,加上粉丝团直白的“英语梗”,让这场直播从商业活动瞬间演变为一场全民热议的“社会实验”。
面对直播间被封,蔡徐坤粉丝团的回应堪称“神级公关”——一句“English太多的原因”瞬间点燃网络。有网友调侃:“这是坤伦堡大学(粉丝对蔡徐坤的昵称‘小海伦·克勒’的谐音梗)的英语公开课?”“建议下次直接开双语直播,粉丝连夜翻译!”粉丝们甚至提议:“平台封了直播间,我们自己开个频道!”
但这一事件背后,平台规则与顶流直播的矛盾引发热议。根据平台规定,“非教育类直播间过度使用外语”可能触发封禁,但品牌方回应称是“技术故障”,而粉丝团的“英语梗”显然更贴近真相。有人支持平台规范内容,认为“必须划清红线”;也有人质疑规则执行的合理性:“品牌创始人不会中文,难道要哑巴直播?”
尽管两次中断,这场直播的数据堪称“逆风翻盘”。粉丝的“玩梗”操作不仅化解危机,更将负面事件转化为品牌曝光的契机。数据显示,直播间恢复后人气持续高涨,总观看人次突破200万,蔡徐坤的“狼尾卷毛”新造型更登上热搜,成为热议焦点。
有网友戏称:“平台封禁是给直播间加了‘置顶广告’!”品牌方或许也暗自窃喜——一场“意外”让CT品牌意外收获流量与销量的双重胜利,甚至可能成为未来“顶流带货”的经典案例。
行业启示:顶流带货的“双刃剑”效应
影响力与风险并存:顶流的号召力能瞬间引爆流量,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平台规则,甚至引发公关危机。粉丝经济的“护城河”:粉丝团的快速反应与玩梗能力,成为艺人应对舆情的“隐形护盾”。平台规则的“灰色地带”:如何平衡内容合规性与商业活动的灵活性,仍是行业待解难题。未来,品牌方与艺人团队或许需更谨慎——提前准备翻译、熟悉平台规则、预判风险,才能让顶流效应最大化。
网友评论:吃瓜群众的“薛定谔式”狂欢
微博评论区炸出两派观点:
当顶流遇上规则,谁才是赢家?
来源:橙梨子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