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评论|“卤鹅哥”投喂周鸿祎为何被广泛批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5 21:27 2

摘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博主的“行为艺术”屡屡成为舆论焦点。4月23日上海车展上,曾因投喂“甲亢哥”走红的荣昌“卤鹅哥”试图复刻成功模式,将目标转向360创始人周鸿祎,最终引发争议。与之前投喂“甲亢哥”的喜剧效果不同,此次行为被广泛批评“过火”,其背后折射出网红

张英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博主的“行为艺术”屡屡成为舆论焦点。4月23日上海车展上,曾因投喂“甲亢哥”走红的荣昌“卤鹅哥”试图复刻成功模式,将目标转向360创始人周鸿祎,最终引发争议。与之前投喂“甲亢哥”的喜剧效果不同,此次行为被广泛批评“过火”,其背后折射出网红经济的内在逻辑与社交边界。

“卤鹅哥”此前投喂“甲亢哥”之所以能收获流量,关键在于双方均为草根网红,互动带有戏谑性和平等性。而周鸿祎是知名企业家,公众场合的强行投喂更像是“蹭流量”的冒犯行为。商界名人的社交形象与私人空间本就有更高保护需求,未经同意的强行互动易被解读为对个人边界的侵犯,甚至可能影响活动秩序。

车展虽具开放性,但本质是商业活动,参与者多以专业目的出席。周鸿祎此行大概率是为行业交流或产品推广,而非配合网红“整活”。“卤鹅哥”的突兀介入,将娱乐化内容强行植入正式场合,不仅干扰正常流程,也暴露了部分网红对场合礼仪的漠视。

“卤鹅哥”强调此次行为“非剧本”,但公众显然难以买账。此前投喂“甲亢哥”的成功使其尝到流量甜头,而将其复制套路到周鸿祎身上,更像是对名人IP的功利性消费。当网红行为从“偶然有趣”变为“刻意制造冲突”,其真诚性必然大打折扣。网友的负面反馈恰恰说明:过度追求猎奇效应,终会反噬个人形象。

事件争议的核心,实则是大众对低质量流量经济的抵触,对“为红而红”的行为产生审美疲劳。“卤鹅哥”的回应虽称“尊重网友意见”,但若未来仍以类似手段博关注,难免被贴上“哗众取宠”的标签。

“卤鹅哥”的两次投喂,结果截然不同,恰恰揭示了网红经济的潜在规则:趣味性与冒犯性仅一线之隔。真正的“出圈”不能依赖对他人边界的践踏,而应建立在创意与共情的平衡之上。无论是网红还是平台,都需意识到——无底线的猎奇终将被反噬,唯有尊重社交礼仪与公众情绪,才能让流量产生持久价值。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