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4日,歌手杨坤发长文首次回应起诉网红“四川芬达”,表示之前没有回应是想要用法律维权,但是网红四川芬达丑化以及恶搞自己的行为透支了他所有的信任,还一直在带节奏带偏观众,为了还公众一个真相,特此做出回应。
[点亮平安灯]在娱乐圈被模仿是常态,但网红四川芬达却因为“模仿”火了,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网友都感叹:他摊上大事了!
4月24日,歌手杨坤发长文首次回应起诉网红“四川芬达”,表示之前没有回应是想要用法律维权,但是网红四川芬达丑化以及恶搞自己的行为透支了他所有的信任,还一直在带节奏带偏观众,为了还公众一个真相,特此做出回应。
四川芬达到底做了什么?杨坤是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4月24日,杨坤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长文,首次对四川芬达回应起诉。
杨坤在千字文上详细的描述了事情经过,一开始四川芬达模仿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娱乐圈这个圈子里被模仿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个歌手,能被模仿一定程度上是对他的认可,因此他并没有因为被模仿告过别人。
然而杨坤到后来才发现,四川芬达并不是常规意识上的模仿,他打着“模仿”的幌子发布了一些侮辱、丑化自己的视频,有些甚至还有低俗擦边的内容,这完全不属于模仿的范畴了,已经演变成恶搞了。
看到自己被四川芬达丑化得面目全非,杨坤只好通过平台发起了投诉,只是想警告一下,希望对方能遵守网络规则,停止侵权行为。目前为止,早期的一些不堪入目的视频已经被下架处理了,但是杨坤手里还留存了相关的视频。
很快起诉达到了一定效果,四川芬达托了关系找了中间人,该中间人向杨坤表达了四川芬达的和解之意,希望能减少一些赔偿金额,对此杨坤表示只要他们能够公开道歉、停止伤害的行为,赔偿金多少无所谓。
但是没想到的是,四川芬达嘴上说着和解,转头却又在抖音上以“受害者”的身份影射杨坤还利用一首歌将杨坤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然后对杨坤进行道德绑架,只要不原谅就是小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
杨坤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已经被透支,只能选择以法律为武器,起诉他,绝不撤诉,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然四川芬达只会变本加厉,屡禁不止。
网络上那么多模仿杨坤的都毫发无伤,为什么只有四川芬达落得个被起诉的下场呢?
这还要从最初四川芬达模仿杨坤说起,他看中了杨坤的热度,就改编和演唱了杨坤本人的很多歌曲,这给他带来了一定的流量,让他开始大火,但却给杨坤本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他模仿杨坤的造型穿搭摆拍视频段子,这也就算了,毕竟在娱乐圈被模仿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在模仿的时候,在直播中背景板上P了类似综艺《中国好声音》LOGO的图形,复刻了杨坤的“32场演唱会”的梗和《好声音》导师造型。
连原先的歌词都被他改的一塌糊涂,还恶意曲解词意,将腔调正常的歌词变得低俗不堪,给观众的审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更过分的是,模仿的时候四川芬达表情扭曲,动作浮夸,靠着蹭热度和形成的强烈反差博关注,让不少看过的网友都觉得他们的言行过分,根本不能用一般程度评价、讨论杨坤的范畴来形容。
然而恶搞模仿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很快四川芬达因为模仿杨坤,成为了网络上的名人,他尝到甜头之后,“模仿”的更起劲了,干的是如火如荼。
在他们种种操作下,就连一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一些梗了,比如“没座”和“扔泥巴”等。还曾向媒体表示,自己并没有提到谁的名字,长相和声音都是天生的,像别人也没办法,也不是恶意模仿的。
后来被杨坤起诉后,在对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和公开道歉的要求下,四川芬达发表了视频,向杨坤和大众表达了歉意,声称自己过去的直播和短视频可能冒犯到了杨坤,给对方带来了不便,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表面上来看,确实是真心诚恳地道歉,但是在视频中声称自己一个农民出身的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侵权了,言外之意就是杨坤在没事找事,起诉也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一边假装道歉,一边还发布了一首新歌《你礼貌吗》讽刺杨坤格局小、不容人。
这哪里是道歉,分明是挂羊头卖狗肉,将名义上的道歉化作了流量炒作的工具,没有一丝悔改之意。将所有能利用的资源,都拿来炒作,想红的心态暴露无遗,很明显就是为了收割更多的流量,才将事情反复拿来说。
因此杨坤的回应一经发出,评论区炸锅了!
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杨坤,四川芬达种种行为都不是在简单的模仿,而是为了炒作在恶意的贬低、丑化杨坤,还一而再再而三变本加厉,这种行为只有拿法律当武器,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再也不能披着虚伪的外衣欺骗大众。
还有网友直呼,看过四川芬达的视频都知道杨坤告晚了!从他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起诉,就知道四川芬达做的有多过分,毕竟在一个圈子里这么多年,见过了大风大浪,要不是对方做的太绝,谁愿意做这一出?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杨坤是玻璃心,说模仿两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至于到起诉的地步,计较太多的话就是小肚鸡肠,和解其实是最好的。
但在这个流量至上的逻辑下,一部分网红视道德和法律于无物,将“搞笑”和“无心之过”当遮羞布,行博眼球和炒作之实,从而做出针对明星和其他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行为,如果没有受到惩罚,势必会助长嚣张气焰,将网络环境变得一片污浊。
而且肖像权和名誉权本来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更何况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形象与声誉和他们的商业利益紧密相关,权益受到侵犯会给他们造成很严重的损失。明星依法维权不仅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为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只有严格约束,才能真正的让他们行事有度,坚守底线。
对于杨坤起诉四川芬达一事,屏幕前的你们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